中华白海豚屡现珠江口 多方力保海洋栖息环境
文/羊城晚报记者 曾璇 图/羊城晚报记者 林桂炎
6月的珠江口,骄阳似火。
小艇静悄悄地熄了火。人们开始忙碌起来,举相机的,作记录的……陈希记录了经纬度,在水中放下便携式水质检测仪,PH值、溶解氧等监测数据一目了然。人们的目光都聚焦在百米开外,一只成年的中华白海豚正带着她深灰色的海豚宝宝在水中巡游。
“今天运气真好。我们有时出海十几次,都看不到这么小的海豚。”
看着伶仃洋海面上游弋的一群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人们不禁想起港珠澳大桥这一世纪工程的建设者、管理者以及参建单位那个掷地有声的承诺:中华白海豚不搬家!
监测 海豚出现频率提升
陈希是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科长。每年4-8月,是监测中华白海豚的最佳时节,只要遇上好天气,管理局总会派出工作人员和中山大学海洋学院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一起,出海为中华白海豚作照片监测记录。今年最高纪录是一个月出海达19次之多。
6月22日当天,顶着炎炎烈日,有6只中华白海豚被拍照记录下来,但它们的身份还有待确认。
陈希说,中华白海豚的背鳍就像人类的指纹一样,有着独一无二的斑点和形状,因此拍摄的照片通过电脑比照和人工筛选后,才能够比较准确地确定身份。
广东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古锡纯向记者介绍,他们每年拍摄中华白海豚的照片达20-30万张,能用于建档的照片不超过一万张。截至2015年底,已为2060头中华白海豚建立属于个体的档案。
由于中华白海豚只能生长在咸淡水的交界处,对环境要求极高,早在2012年,朱小丹省长在港珠澳大桥建设现场考察时就强调:“要让中华白海豚成为港珠澳大桥的形象代表。中华白海豚不搬家,也是港珠澳大桥项目的建设目标。”
可是,港珠澳大桥穿越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约9公里、缓冲区约5.5公里,共涉及保护区海域约为29平方公里,怎么才能让它们不搬家?
想要情况明,必须底数清。中华白海豚到底有没有搬家?用数据说话。
监测中华白海豚的,可不止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这一拨人马;使用的统计方法,也不止相片身份个体识别法一种。
为确保中华白海豚底数清,早在大桥开工前的2010年,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就委托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作了施工前的本底监测,采取的是国际上普遍认可、香港也常用的截线抽样调查法。即在测定区域内拉直线航行,根据目测的情况来记录海豚出现概率,建立数据模型,通过模型估算该区域的平均分布数量。据当时估算的数据,整个种群分布从伶仃洋到海陵岛,基数约为3000头,其中分布在珠海内伶仃洋水域(不包括香港水域)的约有1200头。
2015年9月以来,中华白海豚数量的中期监测开始,到目前为止已监测了八次。该项目的负责人陈涛告诉记者,目前中期监测还没有结束,预计到今年年底可以有结果;但可以肯定的是,从表面的观感来看,中华白海豚的出现频率对比2012年施工强度最大时,有了比较明显的提升。
报告显示:2011年4月-8月,监测工作小组共出海44航次,航程3337.7公里,航时206.19小时,目击中华白海豚共742头/148群次;2015年4月-8月,监测工作小组共出海31航次,航程3247.3公里,航时166.54小时。目击中华白海豚共1012头/152 群次。相隔四年,航程短了,目击海豚的群次反而多了;2016年平均航时目击数量比过去4年都高。
守护 力保海洋栖息环境
珠江口是中华白海豚世代赖以生存的家园。早在2003年6月,这片海域划出460平方公里作为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以,在大桥动工前,各种猜疑、争论已经上演。
当时,有种声音认为:大桥走线穿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海中填海修筑人工岛、沉管隧道基槽开挖、桥梁打桩等施工作业对中华白海豚的栖息环境会有影响。怎样才能把这些影响降到最低?怎样才能为中华白海豚保住家园?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安全环保部黄志雄高工介绍,国家各级环境保护、海洋和渔业等主管部门及建设单位都高度重视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过程中对中华白海豚的保护工作,国务院和广东省政府都出台了有关文件。
同时,港珠澳大桥是国内首个在海洋工程环境保护领域引入独立的第三方环保顾问的项目,借助专业技术团队,提高项目建设期环境管理技术能力。
在大桥开工前,为了保护好中华白海豚的家园,设计施工方案也不断调整优化:
——沉管隧道纵断面由“V”型优化为“W”型,东隧道人工岛设计底标高由原来的-24m 优化至-18m,西人工岛设计底标高由原来的-22m 优化至目前的-16m,减少海上的底泥开挖量近600万方;
——桥梁跨径由传统的70m跨提高到110m跨,减少96 跨和96个桥墩,桩机打桩数量减少20%,降低对海洋生物的影响;
——在桥桩施工中优先采用围水排干的施工方式,采用防噪音的油压式打桩机,减少高频噪声对中华白海豚听力的伤害;
——根据施工对中华白海豚的影响分析,开展施工海域水下噪声监测评估,计算打桩、挖泥、抛石等施工对中华白海豚保护的安全距离;
……
国家海洋局南海规划与环境研究院海洋咨询室副主任郑兆勇博士,是港珠澳大桥工程环保顾问之一。早在2011年4月,他和另一名同事就作为环保顾问与港珠澳大桥以及中华白海豚捆绑在了一起。
前几年的每周二至周五,他都泡在港珠澳大桥的工地里,一天要跑好几个标段。甚至还远赴中山、东莞和武汉的预制件厂检查落实环保工作。另一位环保顾问冼宪恒,索性在珠海租了房,一年365天几乎都在珠海驻守,为环保工作保驾护航。
环保顾问的工作主要包括: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要求和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检查标准,对中华白海豚保护措施(观豚记录、持证上岗情况)进行检查,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固体废弃物、含油污水、危险废弃物等收集处理措施和处理记录进行监督。每个月,他们都要检查水质情况,分析出来的数据还要与香港有关方面定期交换。
“当时最大的担忧在于,如果人为分割了中华白海豚的栖息地,会不会导致它们不敢穿越。”2015年,监测人员发现,中华白海豚的目击率越来越高,这证明施工高峰期的影响已经减弱,这一带的生态已逐步恢复。
郑兆勇印象最深刻的是2014年5月一天。那次,他和3个环保专职人员去工地检查,出海后遇到大雾,无法返航,只得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桥墩平台上暂时停留。没想到,大雾一晚都不曾散去,桥墩平台上本来就是定人定岗的,连吃饭都是每人定量的,工人们想给他们找多几张床都不可能。最后,四名环保员只得在一个集装箱里“同居”了一晚。“只记得天气很热,蚊子像轰炸机一样不断来袭……”
观察 海豚来玩现场停工
在港珠澳大桥工作过的工人们,几乎都知道,如果保护不好这群“海中精灵”,港珠澳大桥即便如期完工,也算不得真正成功。
至2015年,各参建单位共有2544名海上施工人员参加了中华白海豚保护培训教育,成为中华白海豚观察员。
这并不是一个虚的名头,必须要经过考试,合格才能持证上岗的。他们的主要工作就是以望远镜观察海面,观测5分钟以上(4月-8月期间为10分钟),确保施工范围内没有中华白海豚活动后方可开始施工。很多观察员,都有过为中华白海豚停工的经历。
中铁武汉大桥工程咨询监理有限公司HSE监理工程师蒋跃管理监督着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的环保工作。他记得,有一次,自己在施工码头岸边附近发现一只误入浅海的中华白海豚,他迅速通知有关方面,紧急停航的决定通过微信工作群迅速传达开去。那天,该码头足足停航一个多小时,直至那只暂时迷路的中华白海豚重新回到深海区。这还不是他经历过因为中华白海豚而停工最久的一次。蒋跃告诉羊城晚报记者,2011年有一次,东岛正在做砂桩施工,观察员突然发现岛旁几百米出现了两头中华白海豚,根据“500米以内停工观察,500米以外施工减速”的原则,迅速通知工地停工,最后,两只调皮的中华白海豚在该海域一“玩”就是四个多小时,工人们也只好停止施工,等了足足四个多小时。
因为中华白海豚停工倒还是预计中的事,可是为了保护海洋环境去指定区域倒余泥,可苦了不少人。在海中建人工岛、基槽开挖、桥梁桩基施工,都需要挖底泥,为了更好地保护环境,挖出来的海沙海泥及其他海洋疏浚物都必须去到指定地点倾倒。人工岛施工期间工人们挖一船泥大概耗时2小时,但是抛泥地点距离西岛60多公里,而在保护区内,疏浚船及所有的施工船只均限速在10节以内,每抛一船沙,来回就要7-8个小时。
除了余泥不能随便倾倒,有关方面针对生活污水、机械含油废水,定了不同的处置措施。监理的工作繁忙而琐碎,大到监督确认船舶含油污水由具有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定期回收,小到监督一般固体废弃物由施工单位集中收集,定期回收至陆地交由专业公司处理,严禁弃置入海;废旧油漆桶、涂料等危险废物由具有处理资质的环保公司专门回收处理。
有关资料显示:2015年大桥管理局共计组织了各类的HSE、环保专项监督检查67次,发现各类HSE隐患和问题257个。其中,环保问题36个,已整改完成257个,整改完成率100%。与2014年全年相比,检查次数增加23次,发现的HSE问题减少了236个。
有人问:这样耗费人力物力财力,保护一个也许会被大自然淘汰的物种,值得吗?一位环保工作者是这样回答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应该是人类文明追求的最高境界。看着这样延绵万年川流不息的珠江水汇入伶仃洋,想着这样美丽聪慧的生物在这里已经生息繁衍了几万年,面对如此辽阔壮丽的自然之景,又怎能不让人生出谦卑和敬畏之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