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中共一大“第十五人”:尼克尔斯基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新媒体专电 1921年7月下旬的一天,在上海望志路106号(现兴业路76号)的一栋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里,13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小组代表秘密汇聚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便是举世闻名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参加这次会议的除中共代表外,共产国际也派了两位代表出席,一位是大家熟知的马林,另一位是谁呢?这位中共一大“第十五人”他又有哪些事迹?
中共一大“第十五人”是谁?
这位中共一大“第十五人”,名叫尼克尔斯基。
据史料记载,他于1921年6月受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派遣,接替维经斯基在华工作,赴上海了解中国共产党的筹备工作。到达中国上海后,他与马林接上头,并很快与当时主持上海党组织工作的李达等人建立联系。
中共一大会议上,他作了简短发言,介绍了在伊尔库茨克建立的共产国际远东书记处和刚刚成立的赤色职工国际的情况,建议中共重视工人运动。应该说,在中共创建上,他作出过很大的贡献。
令人不解的是,这么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几乎没有人知道他的组织关系在哪,更查不到他的身世和经历。同时,细心的人还发现,在很长一段时期里,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的陈列厅里展出了所有出席中共一大代表的照片,唯独没有尼克尔斯基的照片。
那么,尼克尔斯基到底是什么样的人?
在中俄双方的共同努力下,这位中共一大“第十五人”神秘面纱被慢慢揭开了。改革开放后,随着中苏关系正常化,中国有关方面多次通过外交途径,请当时的苏共领导人帮助寻找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但一直没有结果。
20年后,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一大纪念馆)再次委托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卡尔图诺娃博士帮助寻找。在查遍俄国各大档案馆后,最后她也只是找到一张尼克尔斯基在狱中被拷打折磨得痛苦不堪的照片。当然,这张照片是不适合放在一大纪念馆里展览,也不适合供人们瞻仰的。
难寻照片已面世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86周年前夕,寻找尼克尔斯基的事出现了新的转机。
2007年6月29日,俄罗斯远东国立大学教授布亚科夫将尼克尔斯基的照片亲自送到一大纪念馆。原来,布亚科夫教授在撰写《1920-1945年远东地区情报人员在中国的历史》一书时,开始收集有关尼克尔斯基的材料。当时,他掌握的唯一线索是,1927至1929年间,尼克尔斯基曾在国家联合政治局海参崴地区反间谍处工作过。
根据这一线索,布亚科夫教授向滨海边疆区国家档案馆去函询问,希望能在当地党组织的党员登记卡中找到这位历史人物的照片。不过,对方回信说没有尼克尔斯基的党员登记卡。此后,他又先后向伯力边疆区国家档案馆、俄罗斯联邦安全部伯力边疆区安全局、莫斯科联邦安全部函询,但回信都说没有照片资料。
庆幸的是,联邦安全部在回信中给他提供了另一条重要线索,建议到鄂木斯克州联邦档案馆去找找。于是,布亚科夫教授又向鄂木斯克州联邦档案馆发去了函询。等了足足两个月,鄂木斯克州联邦档案馆给他回信,并寄来一个老旧的光盘,里面保存着两张珍贵的照片:一张是尼克尔斯基人事档案封面的照片,另一张是尼克尔斯基本人履历表上的照片。尼克尔斯基的真实面容终于呈现于世人面前。
与尼克尔斯基真实面貌一样,他的生平,尤其是1921年以前的经历,一直是个谜,相当长时期不为人知,甚至生卒时间也不详。
直到1989年,人们通过俄罗斯远东研究所卡尔图诺娃博士在《远东问题》杂志上发表《一个被遗忘的参加中共一大的人》一文,才知道关于他生平的简单描述。这篇文章提出了两条信息:一条是尼克尔斯基的生卒时间为1898年至1943年;另一条是,1919年尼克尔斯基参加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
神秘经历终呈现
多年后,关于尼克尔斯基的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在2006年第4期《远东问题》杂志上,卡尔图诺娃博士根据最新史料,发表了新作《中共一大参加者——尼克尔斯基》。文中提出:尼克尔斯基“1889年2月10日生于后贝加尔省巴尔古津地区奇特坎村,出身于小市民家庭。1912年至1916年,先后在赤塔市私人店铺和阿穆尔铁路斯贝尔格站商店当店员。1918年至1920年,先后在白军第三十一赤塔步兵团和匪首谢苗诺夫白军部队中的独立犹太人军事感化连当列兵。1920年4月,他连同该连一起转到红军方面。”从这段叙述可以看出,卡尔图诺娃博士纠正了她以前提出的关于尼克尔斯基的生卒及其参加远东共和国人民革命军的时间。
关于尼克尔斯基1920年后的经历,国内外史学界的看法基本一致。据权威资料,尼克尔斯基长期从事情报工作,1938年被误判“间谍罪”而枪决,1956年被平反。至此,尼克尔斯基的生平比较完整地呈现出来了。
作为一名参加了中共一大并对中共创建作出过重要贡献的共产国际代表,尼克尔斯基的照片及生平史料的最终发掘,不仅为中共党史研究填补了空白,也为后人深入了解这位历史人物提供了宝贵资料。(作者:陈坚,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三研究部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