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

2016年10月07日 21:5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北京10月7日电题:中国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新华社记者专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

  新华社记者白国龙、余晓洁、杨维汉

  自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至今,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过峥嵘60年,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引领科技进步的重要动力,服务经济社会的重要支撑,深化国际合作的重要窗口。

  那么,中国离航天强国还有多远?在中国航天事业创建60周年之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董事长雷凡培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争取2025年实现航天强国目标

  问:走过一甲子的中国航天,与当今世界上的航天强国相比处于什么水平?

  雷凡培:在党和国家的关怀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的关心支持、各行各业的大力协同下,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持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

  经过60年发展,我国已形成了独立自主、完整配套的航天型号设计、研制、生产、试验和发射测控保障体系。目前,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发射十艘神舟飞船、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累计12人次顺利往返太空;探月工程圆满完成“绕”“落”目标;北斗卫星导航区域系统全面建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在诸多领域填补国内空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实施236次发射,现役火箭成功率达97.5%,成功发射各类卫星300余颗;在轨卫星达170余颗,初步建成由“通、导、遥”三大卫星系统构成的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骨干体系;与30多个国家、空间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100余项合作协定,为2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54次国际商业发射,向9个国家出口11颗卫星、提供12次搭载服务。中国航天取得辉煌成绩,已进入航天大国的行列。

  但也要看到我们的不足。从成果和产品技术水平来说,中国仍然不算航天强国,与航天强国相比仍有一段差距。

  问:航天强国有哪些具体指标?

  雷凡培:我们对航天强国的指标作了划分,这包括100项产品技术指标和27项经济指标。目前,我们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指标有三分之一。产品技术指标中,载人航天工程、月球探测等一些主要指标上,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经济指标有一半的经济规模指标已达到,但人均指标仍有差距。我们认为再有三分之一的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我国才能进入航天强国。作为中国航天人我们倍感压力,仍需继续努力,争取再用一段时间,到2025年实现航天强国的目标。

  航天高技术是买不来的

  问:结合过去60年的经验,我们要靠什么成为航天强国?

  雷凡培:伟大的事业积淀了伟大的精神。我国航天人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也铸就了以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为代表的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

  中国航天事业是从创建之始就受到西方国家的限制,核心技术和设备引进不来,只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管经受怎样的挫折和失败,都跌倒了再爬起来。航天高技术是买不来的,别人也不会给。中国航天人始终得把自主创新作为战略发展的制高点。

  问:我国是否要重复西方先进航天强国的发展步骤?

  雷凡培:中国发展航天事业不是重复西方先进的航天强国的老路。一些航天工程别的国家先做过,我们做不是对别人的简单重复,而是进行新技术研究和突破。比如,即将在10月中旬发射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就比俄罗斯的联盟号要大,飞船的测控技术、电子技术等都更先进。再比如,火箭的液氧煤油发动机美国还得从俄罗斯进口,而我们已经实现了自主研发。

  此外,对于一些国际很热门的领域我们也在研究。比如太空采矿,尽管这还只是处于科学论证阶段,但我们也开始探讨它是否可以为国民经济服务;另一些比如空间站建设,美国因为经济原因不搞了,欧洲和日本也不搞了,但我们认为空间站是有科学价值的,可以做地面上不能做的实验,对电子、生物、医学、农业、新材料等研究都有帮助,我们就会实施。按计划,中国将在2018年前后发射空间站试验性核心舱。到2024年国际空间站到期,中国可能拥有世界上唯一在轨的空间站。

  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问:走向航天强国,中国有哪些优势和短板?

  雷凡培:一方面,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离不开国家的重视和强有力的推动。中国航天从创建之初就是举全国之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的优势。今天,国家航天重大工程依然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建设正加快推进,首次火星探测、重型运载火箭关键技术攻关与方案深化论证已批复立项,一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航天重大工程即将启动实施,将进一步加快我国航天强国建设的步伐。

  另一方面,从欧美航天产业发展历程来看,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约为1:2,而相关产业的辐射则高达1:7至1:14。我国航天产业的直接投入产出比较欧美略低,相关产业的辐射可以达到1:7至1:10的区间范围。在航天的商业应用上仍有提升空间。完成好国家的重大专项,做好企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将成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今后的两大着力点,让航天科技惠及国民经济和百姓生活。此外,国际合作上也大有可为。实际上,中国长征主流火箭的市场价格比美国主流火箭要低,相当于美国SpaceX商业火箭的价格,而且国际保险界对长征系列火箭的成功率都有很高的评价。

  问:走自主创新之路就要求核心技术和装备的国产化,目前中国航天领域产品的的国产化率如何?

  雷凡培:回顾航天事业的发展,无论是研制火箭还是发射卫星,我们始终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国火箭的完整率已为99%到100%,基本实现完全国产化,但卫星还达不到,一些重要零部件还需进口。这些我们还在攻关,会进一步提高国产零部件的可靠性,力争“十三五”期间实现中国航天100%的国产化。

【编辑:史建磊】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