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国人眼中的长征: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

2016年10月22日 04:04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用意志和勇气谱写的人类史诗

  ——外国人眼中的长征

  “我不仅看到了长征的艰难,也看到了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正是秉承这种精神,中国人战胜困难,实现了发展和繁荣。”金秋10月,南非大学生查克力在北京只有一周的交流学习时间,但他还是专门赶到中国国家博物馆观看长征主题展览。

  “这本是我的,这是给儿子的,这本给女儿……”30年前,美国记者哈里森·索尔兹伯里的《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一书出版后,人们排队请他在书的扉页上签字留念。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首次走进陕甘宁边区。他的《红星照耀中国》一书1937年在英国出版,将长征故事讲给世界,两个月内发行五版,此后译成多种文字,风靡全球。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年来,世界范围内对长征的报道和研究层出不穷,慕名前来寻访长征路的人络绎不绝。在中国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通过外国人士看长征,更能感受到长征迸发出的激荡人心的强大力量。

  一部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

  “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

  在长征的漫漫征途中,红军将士同敌人进行了600余次战役战斗,跨越近百条河流,攀越40余座高山险峰,穿越被称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用顽强的意志征服了人类生存极限。这是一部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是气吞山河的人间奇迹。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红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斯诺如此描写红军强渡大渡河的场景。

  勇气,决心,艰难困苦,英勇牺牲,这是斯诺讲述长征故事时的关键词。“平均每天行军71华里,即近24英里,一支大军和它的辎重要在地球上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他认为“长征是军事史上最伟大的业绩之一”,“与此相比,汉尼拔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

  正是中国红军的英雄壮举,激励着索尔兹伯里在1984年以76岁高龄踏上长征路。他怀揣心脏起搏器,不顾年迈生病,爬雪山、过草地、穿激流、登险峰,最终完成了斯诺“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下来”的愿望。“只有亲身走过这段路程的人才能以现实主义的方式描绘出长征中的战斗和艰难困苦——特别是过雪山和草地。”他说,“1934年的中国革命的长征……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

  艰难和困苦,挫折与胜利,奋斗和超越,长征这部英雄史诗中激荡的,是人类共同的心路历程,唤起的是人们对进步与胜利的渴望。

  “这是一部会永远流传下去的故事。”索尔兹伯里的儿子斯蒂芬·索尔兹伯里说,《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出版30年后又再版,人们仍然津津乐道。

  美国州立大学协会主席阿伦·奥斯塔尔1943年参加二战,中学时就听说过长征。“中国共产党将未受过良好军事训练的工农组织起来,形成一支具备很强战斗力、能与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周旋作战的红军队伍,革命精神是红军的重要支撑,这一点尤其令人钦佩。”

  “长征是一次人类为理想和信念奋斗的史诗般壮举,中国共产党人证明了永不言弃的价值所在。”西班牙留华学生会会长、中国问题专家赫奥尔辛那·依盖拉斯说,她1975年就第一次了解到长征中的伟大事迹。“当前,长征精神仍然可以在生活的方方面面起到指引作用,我们要坚定地迈出步伐,为理想信念而奋斗”。

  一座民族复兴的巍峨丰碑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

  人类的精神一旦唤起,其威力是无穷无尽的。

  震撼世界、彪炳史册的长征,是1840年以来中国屈辱的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振奋了沉睡的东方民族的精神,开启了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而斗争的伟大进程。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长征永远是一座巍峨丰碑。

  80年来,美、英、法、德、日、俄等国家的记者、作家、学者等,不断寻访长征故事、研究长征精神,努力读出长征胜利与新中国成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之间的联系。

  “本世纪中没有什么比长征更令人神往和更为深远地影响世界前途的事件了。”索尔兹伯里在书中说,“从红军1934年10月16日在华南渡过浅浅的于都河,直至毛泽东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即共产主义在地球1/4人口生活的土地上取得胜利,长征把中国这段历史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写成《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一书。“长征的艰苦,锻炼出了人们的纪律性和献身精神,身居领袖地位的毛泽东,遂能将共产主义运动变成前进的动力,14年以后就取得了全国胜利,把国民党赶下大海。这样,长征在性质上就由走投无路的撤退,变成走向胜利的序幕。”

  80年前的苦难与辉煌,磨砺了红军的意志品质,坚定了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播下了数亿人民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的种子。80年来,在建设新中国的道路上,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中,中国人民征服了一座座高山,跨过一个个险滩。从一穷二白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接近8000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更加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长征带来的伟大转折,成就了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中国力量。

  “长征胜利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转折点之一,也是20世纪世界史上令人振奋的篇章。”西班牙东亚问题专家圣地亚哥·卡斯蒂约表示,当前中国变化很大,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长征精神一刻也未曾消失,因为这是帮助和指引新中国建立的最初信念。“我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长征终将带领中华民族经历漫长的征途,走向渴望已久的繁荣与安定”。

  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教授塔夫罗夫斯基最早了解长征,是50年前在列宁格勒大学的课堂上。从那以后,他多次到中国,去过遵义、茅台等很多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在崎岖的山路上对中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长征是锻造胜利精神的熔炉,也是培养爱国主义的土壤,正是长征精神帮助中国人民克服了革命和建设道路上的一次次困难。” 塔夫罗夫斯基说,“令人欣慰的是,名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长征正在中国继续,长征精神将传递到新一代中国人手中。”

  一次跨越时空的伟大壮举

  “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1999年,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编辑《人类1000年》一书,选出过去1000年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个重要事件,长征毫无悬念地入选。书中写道:“毛泽东震撼了亚洲和拉丁美洲,他使数以百万计的人们看到农民推翻了几百年来的帝国主义统治。”

  长征留给中国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80年来,长征精神不断跨越时空,走向世界。尽管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但长征精神已成为许多人奋斗、前进的动力。

  几十年前,迪克·威尔逊曾说:“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2005年3月10日,70岁高龄的以色列老兵大卫·本·乌泽勒从江西瑞金出发,走上了自己的长征路。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他了解到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坚韧、无畏和团结。“这些深深烙在中国文化中的精神,激励着红军走完长征路,打败比自己强大百倍的敌人。”他说,长征路上到处是珍贵的东西。

  “如今,‘长征’一词已被广泛应用于全球英语中,象征着斗争、坚韧、决心、勇气和信念。”巴基斯坦国立科技大学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哈桑·贾韦德说。

  1980年在北京接受汉语培训时,贾韦德购买了一本《红星照耀中国》,这本书让他对中国人民史诗般的革命斗争有了深入了解。“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中国建设、减贫等经验为发展中国家人民提供了重要而又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说,世界上每个国家、每个社会都需要自己的“长征精神”来应对挑战,并将它们转化为发展机遇。

  “长征的英勇事迹证明,创造美好社会的共同意志坚不可摧。”英国知名中国问题专家马丁·雅克表示,长征精神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中国人民,在今天继续鼓舞着中国推动卓越的改革。“作为20世纪最勇敢的行为之一,长征精神不仅适用于中国,也适用于世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增速放缓,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抬头,英国公投“脱欧”,美、法、德等国民粹主义盛行。最新一期美国《外交》杂志刊登多篇文章,专门探讨民粹主义和西方社会存在的问题。英国牛津大学中国现代史教授拉纳·米特表示,当下,国际政治中有许多意想不到的变化,英国公投决定脱离欧盟就是一例。“但就像长征告诉我们的,光有大胆的行动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长期的行程中做好计划,开展合作,思考种种方法克服困难”。

  (本报北京、华盛顿、马德里、莫斯科、开罗、伊斯兰堡、伦敦10月21日电 记者裴广江、李琰、刘歌、章念生、王迪、曲颂、韩晓明、徐伟、李应齐)

【编辑:吉翔】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