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解读G20热词:结构性改革,中国给出“攻略”

2016年10月24日 09:21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 

  张芳曼制图

  深化结构性改革是G20杭州峰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在世界经济深度调整的背景下,结构性改革成为提高生产力和潜在产出的关键。杭州峰会确定了结构性改革的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等9大优先领域以及48条指导原则,既提供了结构性改革的中国方案,又描绘了符合各国国情的指导蓝图。

  结构性改革治的是慢性病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属于结构性改革的范畴

  结构性改革改的是啥?

  “G20杭州峰会提出的结构性改革,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经济结构调整。结构性矛盾就像身体失调了,改革才是治本之策。”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李佐军认为,结构性改革是针对结构性矛盾背后的体制机制进行改革,比如国企改革等。

  在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祝宝良看来,将结构性改革作为峰会的一项重要议程,是因为结构性问题是当前全球经济面临的共同困境。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各经济体应对危机不断出招,但全球经济仍陷入“低增长困境”,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效应递减,资产泡沫等负面影响却逐步显现。“各国都意识到全球经济低迷不是短期波动,而是长期问题,量化宽松等刺激政策收效甚微,应该进行结构性改革。” 祝宝良认为,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解决土地、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问题,让生产要素得到高效的配置。打个比方来说,过去的短期刺激措施像吃激素,治急症,而结构性改革治的是慢性病,旨在推动长期可持续的增长。

  G20峰会所提的结构性改革与国内正在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不是一回事儿?李佐军认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属于结构性改革的范畴,是从供给侧入手的结构性改革。需求侧也有结构性改革,比如针对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的结构性矛盾进行的制度改革。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卢锋认为,总体来说,结构性改革还是更重视供给面,重视中长期效用。“结构性改革既有普遍性,也有国别之分,有的方面大家都需要做,但不同国家重点不同,中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针对本国国情的改革措施,也为全球结构性改革提供了中国方案。”

  结构性改革重点领域、评估体系首次明确

  把国内做法和国际政策有机结合,更有号召力和可操作性

  结构性改革的议题并非首次亮相G20峰会。在2009年匹兹堡峰会、2010年首尔峰会,结构性改革都曾被提及。那么,杭州峰会上的结构性改革有何突破?

  “从表述的方法、形式到内容,中国都把结构性改革提升到了更高的高度,留下了中国印记。”卢锋说。

  卢锋认为,杭州峰会更系统全面地阐述了结构性改革,提出九大优先领域和48项指导原则。这九大领域继承了以往峰会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同时在与各成员充分磋商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确定了重点领域,是一个很大的进步。除此之外,杭州峰会还制定了一套指标体系组成的量化框架,囊括了劳动生产率、就业率、基尼系数等12个指标,来监测评估各国结构性改革的进展。“缺少共同行动指导和有效评估是过去各成员国结构性改革进展不佳的重要原因。”

  同时,专家们认为,杭州峰会提出的结构性改革更加基于对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特征的科学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后,我们对全球经济形势的表述与以往相比有不小差别,既提及了金融市场动荡、生产力及就业增长缓慢等风险因素,也表述了增长新动能孕育等积极因素。”卢锋认为,杭州峰会尤其强调我们正处在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和全球增长动力大转型的时代,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所提的结构性改革,最独到之处还是把国内做法和国际政策有机结合起来,卢锋认为这体现了中国作为主席国真正的领导力。“中国去年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并在产品市场、金融市场、鼓励创新、财税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中国将自身改革经验与G20结构性改革议题结合在一起,更有号召力和可操作性。”

  此外,专家们表示,此次杭州峰会将结构性改革与财政、货币政策并列提出,既重视供给侧,也没有忽视需求侧,标本兼治,提供了一个覆盖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增长战略。

  开放贸易是全球结构性改革当务之急

  各国改革应各有侧重,中国改革已迈出积极步伐

  结构性改革九大优先领域及48条指导原则作为高级别的指导,已经在杭州峰会上达成共识。专家们普遍认为,对全体成员国来说,共识的重中之重是促进贸易和投资开放,这也被杭州峰会置于九大优先领域之首。

  随着世界经济增长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有抬头之势,WTO今年6月公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从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5月中旬,G20经济体实施了145项新的贸易限制措施,自2008年以来,G20成员一共实施了1583项贸易限制措施。

  “当务之急就是各个国家都别把市场封闭了,开放才会有竞争,才会更利于创新,全球经济才能走出低速增长。”祝宝良说,这也是中国此次为世界经济开出的重大药方。

  推动贸易投资开放,峰会也切切实实显现了“中国力量”。今年G20峰会首次设立贸易投资工作组,就加强二十国集团贸易投资机制建设、促进全球经济增长、促进全球投资政策协调等议题展开讨论。二十国集团工商界活动B20也就实现强劲的国际贸易与投资提出政策建议,呼吁加快批准并落实贸易便利化协定,支持世界电子贸易平台倡议,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全球价值链等等。“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亚投行的推进,目前中国已经在全球经济贸易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且是全球自由贸易的主要倡导者。”李佐军说。

  共识之下各有侧重。G20结构性改革的蓝图中也强调,各国应关注与自身改革联系最紧密的优先领域,结构性改革的具体选择和设计必须考虑该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优先重点,包括收入水平、所处的经济周期及政策空间。

  “比如在西方发达国家,劳动力市场改革应该是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祝宝良表示,当前欧洲一些国家存在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偏高的问题,从而导致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大幅增加,竞争力衰退。对中国来说,结构性改革的重点应该是深化国企改革,促进资源的有效流动,促进竞争并改善商业环境。李佐军则认为,推进劳动力市场改革、鼓励创新也是中国当前面临的迫切任务之一。“促进科技创新、提升人力资本,形成新的增长动能,是中国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必须要过的关,也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无论对中国还是其他成员国来说,结构性改革都是艰难之举。李佐军分析,首先结构性改革的观念仍不十分普及,共识仍有待进一步形成。此外,对过去发展模式的“路径依赖”“锁定效应”,也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专家们认为,中国把结构性改革当成当前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结构性改革上已经迈出了积极的步伐,显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担当。“在艰巨的任务面前,一定要当行动队,而不要当清谈馆,这才是改革的关键。”卢锋说。记者 赵展慧 丁怡婷

【编辑:魏巍】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