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习近平拉美行 看机遇:三大格局下的四个方向
2016年恰逢中国加入APEC 25周年,25年来中国在APEC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中拉合作间又存在怎样的机遇与挑战?23日,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在参加由中国新闻社主办的“国是论坛—拉美之旅:增长与发展的考量”专题研讨会时说出了他的看法。
25年与三大格局
今年是中国加入APEC 25周年,这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时间节点,但中国真正在APEC当中发挥比较明显的引领作用,是从2013年习主席第一次参加APEC会议开始。这种引领作用,总结而言,就是全力构建三大格局。
第一大格局,中国尝试构建亚太区域合作的主旨,在合作构架方面发挥引领作用。因为APEC自建立之初,在贸易投资自由化、贸易投资便利化、经济技术合作三方面成效实际并不显著。目前而言,更需要的是不断拓展或者深化原有的战略合作领域。
理念上,中国近年来不断明确要将APEC一直所强调的大家庭精神更好地承接继承下来,赋予它更加充实的内容。领域上,区域经济一体化、互联互通、改革与创新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这四大领域将逐渐成为今后亚太合作总体构架的重要内容。中国在以上这四大领域方面的引领作用,表现将越来越突出。
第二大格局,是把亚太区域合作和中国怎样以更加主动的姿态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更大影响力结合起来。
可以发现,APEC会议和G20峰会召开时间非常接近。同时,今年召开的G20峰会的出席嘉宾基本是2014年APEC峰会的原班人马,可以说,APEC为今年G20峰会上达成的各项合作起到了很好的引流作用。因此,作为受益者,中国一定会把亚太区域合作和全球经济结构这两大问题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三大格局,是在区域和全球层面创造良好环境,内外发展的重大问题相辅相成。
当然,纵观25年来,中国在APEC的定位一直在发生动态的调整。从最开始APEC把中国引入区域合作到逐渐在周边区域层次进行很好的合作,再到现在发展引领作用,中国在APEC的重要性逐步提升。
机遇与挑战
然而,当前要思考的则是下一步如何更好的利用。在一个大的战略构架下去理解,其实中国与拉美之间的合作并不是孤立的,仍存在四大领域的机遇。
一是,构建区域经济化,共商引导机制的建立;二是,全方位的互联互通;三是,全球价值链背景下的新型产能合作。不管是贸易投资方面、传统能源,还是金融电子商务等方面,中拉都可以深入合作;四是,人文方面的可持续发展。
但是,虽然当下来看,各方面对中国而言均较为有利,但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值得注意。
比如,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将在明年的APEC上进行首秀。作为他的第一次参会到底会如何表态?现在仍是未知数。
(本文作者系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