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世15年:中国收获了什么?
15年前,在国内一片“狼来了”的担忧声中,中国成为世贸组织(WTO)的一员。
15年后,“与狼共舞”的中国不仅没有被击垮,反而逐渐走向世界经济舞台的中央。
在中国新闻社9日于北京举办的“国是论坛—入世15年的变与革”上,与会学者认为,得益于加入WTO,中国经济实力和活力显著增强。在逆全球化浪潮升温之际,中国今后应继续坚定地与WTO站在一起。
中国从WTO得到了什么?
加入WTO使中国企业和整个宏观经济获得了巨额“红包”。
那些人们担心入世后将被冲垮的行业企业,不仅没有在激烈竞争中落败,反而逐渐脱颖而出。
“不管是横向还是纵向比较,中国金融业都产生了质的飞跃,堪称站到了世界之巅。”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说。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如今中国已成为后来居上的世界家电强国,家电品牌越来越多;一些国产汽车也开始崭露头角。
“中国在短短15年间取得的巨大成就远超预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这使其能够对全球贸易治理和WTO产生更大的影响力。“实际上,在WTO没有中国的支持,任何事情都做不成。”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张莉也认为,入世15年来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力量增强,逐步向强国迈进。以电子商务为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经济体,电商交易额年均增长高达30%。
在贸促会研究院国际贸易研究部主任赵萍看来,中国取得的成就体现为“三个提升”。
一是能力和实力提升。目前,中国货物贸易已连续三年居世界第一,服务贸易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二。同时,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也在不断改善。
二是整合能力提升。快速发展的中国并没有“独善其身”,而是“兼济天下”,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早在2012年,中国就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124个国家的最大贸易伙伴。
三是话语权提升。入世之初,“接轨”、“对标”是中国政府部门和业界的高频词。“那时我们的话语权非常弱,像一个小学生在努力学习世界规则。”但2012年后,中国开始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话语权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已经从自由贸易规则的学习者、跟随者,逐渐成为规则改革的推动者和倡导者。”
但亚洲开发银行高级经济学家许霓妮提醒说,中国需要警惕巨额贸易顺差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去年中国贸易顺差达5939亿美元,“这个顺差2013到2015翻了一倍,之前都挺平稳的”,“历史上,没有哪个大国能够长期拥有如此大的贸易顺差。”
中国能为WTO做什么?
多哈回合谈判久拖不决,区域自贸协定风起云涌,贸易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浪潮升温……作为国际自由贸易体系的代表,WTO正面临严峻考验。
屠新泉指出,作为唯一的全球性贸易组织,WTO是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重要平台。在此情况下,中国应继续坚定支持WTO,积极推进多边议题谈判。同时,应继续推进RCEP等区域自由贸易协定谈判,“小步慢走”,发出推进全球化的积极信号。
赵萍对此亦有同感。她表示,WTO为中国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提供了绝佳平台,中国应继续积极参与并努力推动WTO改革。
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也指出,当前全球自由贸易仍然依靠WTO规则体系来维护。今后,中国在坚持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同时,也要积极构筑面向全球自贸区的网络,通过自贸区网络逐步降低关税水平,加大投资和服务行业的开放。“没有新一轮改革开放,中国仍然是死路一条。”
“当前WTO已不完全是经济平台,而是沾染了越来越浓厚的政治色彩”,在张莉看来,考虑到WTO相关议题谈判常常因大国博弈陷入僵局,中国可在坚持自身目标的前提下,适当展现灵活性,以更好推动WTO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