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为何突然夜访昆明花市?
每个城市有每个城市独特的市井风情。那么昆明独特市井风情是什么?人们一下就会想到万人攒动的花卉市场。每天天一擦黑,直至后半夜三点,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立刻就变得熙熙攘攘、热闹非凡。据悉,全国每10枝花中有8枝来自云南。每天有两万多人在这里交易。走进市场,空气中充盈着清甜的花香,七彩缤纷的鲜花摊位琳琅满目,形成一幅独具昆明市井风情的“清明上河图”。
1月24日晚上临近9点,正在昆明考察的李克强总理临时增加行程,“突然到访”斗南花卉市场,让这个本来人声鼎沸的鲜花市场瞬间“爆棚”。
“这里可真是鲜花的海洋啊!”刚一走进市场,李克强就被这里热烈的气氛所感染。
看到总理来了,所有的花农和顾客都惊喜地欢呼起来。李克强边走边和伸过来的森林般的手臂一一握手,沿摊询问花卉品种、价格。他还应邀和一位前来买花的小朋友合影留念,称赞怀抱鲜花的小姑娘比花还美。
有一位花农的女儿举着自家摊位上的红色非洲菊,向总理大声喊道:“总理爷爷,我想给您献枝花!”
李克强满面笑容停下脚步问道:“这花多少钱一束?”
“这是我们送您的!”女孩的父亲连忙回答。但在总理的坚持追问下,他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平常出售的价格是12块钱一把。
“那我们买一把吧!”李克强掏出钱来,递到小朋友手中。
父女俩连连摆手:“不要不要,这是我们送您的。”
“谢谢你们,不过做买卖必须要公平交易!”李克强坚持道。
附近摊位的花农早已挤得周围水泄不通。他们人人举着手机不停拍照,边拍边争相与总理握手。李克强几乎“有求必应”。
“你们都是花农吧?去年生意怎么样?收入多少钱?”总理问。
“去年生意很不错!”一位花农回答。他告诉总理,以前种粮食,万一收成不好就几乎赚不到钱,现在改种花卉以后,每年都能攒下两三万元了。
“听到你们收入不断提高,我很高兴。”总理说,“我们当然需要粮食,但人民群众也需要多样化的精神享受。你们做的是温馨的事业,是让人民群众开心的事业!”
在不远处的另一个摊位上,李克强又坚持自掏腰包买了一束鲜花。
“快过年了。你们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工作,给全国人民送去鲜花,也送去欢乐和吉祥。我谢谢你们,祝福你们春节好!”总理在人群中大声说。
李克强每经过一个摊位,花农们都争相与总理握手拍照,介绍自家出产的石竹梅、相思梅等各种各样的新鲜花卉。几十个摊位、不到一百米路程,总理足足走了十分多钟。
“这里鲜花品种可真不少啊!”李克强一路走来不住感叹。
市场负责人告诉总理,斗南花卉市场交易的鲜花品类有上千种,平均每天交易1600万支鲜花,交易额超过1300万元。这里销售的鲜花不仅覆盖全国各大中城市,还远销东南亚、俄罗斯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不少发达国家市场。
“你们能带动多少花农就业?”总理关切地询问。
“我们整个市场一共为29万户花农拓展了销售市场。”市场负责人回答。
“如果计算就业的话不止这些吧?因为花农还要雇人啊。”李克强追问道。
“对,一户花农平均要雇4—6个人。”这位负责人说。
“那带动的就业就有上百万人了!所以我们还是要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啊。”总理转身对云南省负责人说,“有人误认为工业化就是要发展重化工,这个概念是不对的。其实花卉产业同样也可以是工业,而且是生态工业,也就是在工厂加工农产品。我们很多工业产品,都是通过矿产品、农产品加工生产出来的啊!”
“我们的理解是,推进花卉产业工业化,关键还要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和规模化。”当地负责人说。
“你说的也没错,但不能一上来就着急推进大规模规范化,还要像你们这样,首先办一个‘大市场’。”总理说,“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产品的质量就会逐步提升,整个产业也会逐步规范起来。”
当李克强走到市场门口准备离开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群涌过来,把总理“层层包围”起来。
“总理,欢迎你再来我们斗南!”有人高声喊道。
“现在斗南花卉市场已经是中国第一、亚洲第一,希望你们向世界第一迈进!”李克强大声鼓励大家,“希望大家新的一年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就像七彩云南一样,花团锦簇、锦绣前程!”(记者 储思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