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再抛人工智能威胁论:或招致人类灭亡
央广网北京4月28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人工智能在我国几乎已经成为“逢会必谈”的话题。昨天(27日)开幕的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上,主角不再是移动互联网本身,而是彻底让位给了人工智能。不过与以往相比,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人工智能的探讨,少了些故事和想象,多了些对出路和前景的现实思考。
会上,通过视频发表演讲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再次指出人工智能的全方位发展,可能招致人类的灭亡。人工智能的崛起,要么是人类历史上最好的事,要么是最糟的。这一记警钟引起了在场专家学者的广泛讨论。提到人工智能灭绝人类,似乎还是和普通人有一些距离。
提到人工智能,大家想到的是:“跟阿尔法Go的象棋比赛”,“虚拟现实”,“我自己现在最常用的可能是语音输入”,“星球大战里的R2”,也有很多人会想到科幻电影。
为什么提到人工智能大家想到的是科幻电影?或许因为电影中的人工智能才符合我们心目中对它的定义。国外一些专家将人工智能分为弱人工智能、强人工智能和超人工智能三个阶段。总体来看,目前人类人工智能还处于弱人工智能向强人工智能迈进的阶段,因此我们并不认为它会带来什么威胁。
昨天(27日)开幕的2017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一开始,英国著名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发表了《让人工智能造福人类及其赖以生存的家园》的主题演讲。多次提醒过人类需要警惕机器将带来威胁的他,描述了超人工智能下的一种可能。“人工智能一旦脱离束缚,以不断加速的状态重新设计自身,人类由于受到漫长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之竞争,将被取代,这将给我们的经济带来极大的破坏。我们无法知道我们将无限地得到人工智能的帮助,还是被蔑视并被边缘化,或者很可能被它毁灭。”
听了大物理学家的表述,可能你认为人类随着科技发展就要走入穷途末路了。
然而,稍后登台的创新工场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李开复却认为,人工智能未来发展有很多机遇和挑战,毁灭人类或许可能,但从现今科技水平推断,还显得很遥远。相反,李开复认为当前最应该关注四个方面的核心话题,就显得离我们很近了。“第一,人工智能将创造巨大的财富,让人类第一次有机会脱离贫困;第二,我们要担心今天手中拥有巨大人工智能力量和数据的公司用这些数据来做恶;第三,要看到人工智能将要取代50%人的工作,在未来的十年到十五年之间,这些人怎么办?教育怎么办?第四,科学家尤其是学人工智能的科学家的使命与机会,是不是都要出来创业?还是我们一起跟着霍金去寻找人类的未来?”
如果说霍金是从学者的角度,在计算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可能性,李开复正以一个参与者的视角,走入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的进程。现阶段,人工智能正迎来爆发式增长,和李开复站在同一阵营的企业家有很多。
当初的互联网风口也有人质疑这些是不是在讲故事,现如今人工智能已经遍地开花。百度总裁张亚勤在会上说,他们已经押宝人工智能,考虑实际应用模式。“我们把未来十年二十年,都压赌在人工智能上,首先要做一个操作系统,在上面建立生态,和整个产业合作,比如最近我们和很多家电企业、很多车厂都有合作。”
百度做人工智能,有雄厚的财力支撑。但不少人工智能企业都是初创,老板也是科研人员,没有运营公司的经验。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企业存活率?金山软件前首席执行官张宏江给出了建议。“思考从我是不是最新、是不是对于现有的技术有突破,转变成我的技术能不能实用、能不能为用户带来便利、能不能创造更大的效率。”
提高了人工智能企业存活率,会不会像李开复提到的人们纷纷失业?人工智能替代掉的员工,出路又在哪儿?李开复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综合性人才很重要,AI学习是一个领域一个领域地学习,学习下围棋、买股票、风控,并不能综合性地考量各种事情,比如一个地球学的专家加上一个化学的专家,可能会知道以后怎么去处理垃圾。或者是一个非常懂国际政治的人,懂中美关系的人,又懂得经济发展,把AI当作工具,这个人不会被取代。”
这几年,“风口”这个词用得太多,从电商到VR再到直播,好像每隔一段时间,热点就要切换一下。这一方面是经济活力的体现,但同时也意味着大量的资源投入打了水漂。
风口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个原因是功利心太强,不扎扎实实地积累技术,而是急着变现,迅速离场。如今人工智能又站上风口,大小企业加速布局。让人担心的是,一些缺乏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又草草推向了市场。比如机器人行业,已经出现了高端产业低端化的苗头。
有投入就盼着有产出,这可以理解,但要知道,人工智能不能急着“开花结果”。人工智能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一个领域,没有技术就没有竞争力。与此同时,市场的发育有自身的规律,不能靠概念炒作来“催熟”。所以,或许对于急于从人工智能领域里淘金的企业来说,还是先老老实实做研发更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