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一带一路”为支点 习近平“三招”破解世界经济难题
央视网消息:“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
2013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唤醒了当今世界对千年古丝绸之路辉煌的记忆,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
三年多来,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为合作目标,“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取得了超出预期的进度和成果。
共赢共享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013年3月,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清晰而明确地向世界传递了一个理念:“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之后的上合组织峰会、中阿合作论坛、博鳌亚洲论坛、第70届联合国大会、二十国集团峰会、亚信第五次外长会议,直到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从国与国的命运共同体到区域内命运共同体,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一次次深入阐述了这一主张。
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2016年,二十国集团工商峰会(B20峰会)在杭州开幕,习近平在演讲中特别强调,中国倡导的新机制新倡议,不是为了另起炉灶,更不是为了针对谁,而是对现有国际机制的有益补充和完善,目标是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中国对外开放,不是要一家唱独角戏,而是要欢迎各方共同参与;不是要谋求势力范围,而是要支持各国共同发展;不是要营造自己的后花园,而是要建设各国共享的百花园。
“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习近平大力倡导、推进的“一带一路”就是要寻找更多利益交汇点,扩大“朋友圈”,“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习近平强调要“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小智治事,大智治制。”“一带一路”是中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倡议举措,同时也是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动作为。2016年11 月 17 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呼吁各国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得到 193 个会员国的一致赞同,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普遍支持。
互利合作 中国方案造福沿线国家
“一带一路”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
正如习近平所言:“欢迎大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搭快车也好,搭便车也好,我们都欢迎。”
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人口规模最大的互利共赢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东牵亚太经济圈,西接欧洲经济圈,穿越非洲、环连亚欧,涉及60多个国家,40多亿人口,是世界上跨度最长、最具潜力的合作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到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货物贸易总额将达到19.6万亿美元,占全球货物贸易总额38.9%。
今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向世界展示了“一带一路”三年多来的成就: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支持,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同中国签署合作协议,“一带一路”的“朋友圈”正在不断扩大。中国企业对沿线国家投资达到500多亿美元,一系列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带动了各国经济发展,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可以说,“一带一路”倡议来自中国,但成效惠及世界。
2017年2月公布的外贸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对印度、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等“一带一路”沿线主要国家的贸易分别增长了23.6%、44%、46.9%,成为全球贸易的一大亮点。
事实上,这一增长态势自去年以来就逐步显现。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去年前3季度我国对欧盟、美国、东盟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增长不到2%,但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却保持在两位数增长的高位运行。
不仅是货物贸易,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合作也表现不俗。2016年,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53个国家直接投资145.3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8.5%。我国企业对相关61国的新签合同额为1260.3亿美元,占同期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1.6%,完成营业额759.7亿美元,占同期总额的47.7%。
据悉,巴基斯坦喀喇昆仑公路二期、卡拉奇高速公路、中老铁路等项目已开工建设,土耳其东西高铁、匈塞铁路等项目正在顺利推进。上述重点项目的推进,将有效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3月8日,外交部部长王毅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的记者会并回答记者提问时说:“一带一路”之所以取得成功,根本在于响应了沿线各国加强互利合作的迫切愿望,提出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开放包容理念。尤其是在当前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的形势下,“一带一路”是各国“撸起袖子一起干”的共同事业,有助于推动经济全球化朝更加普惠、包容方向实现“再平衡”。
贯穿血脉 “五通”让区域合作更加紧密
复兴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旨在重启、强化其联通作用,搭建地区间便捷沟通的桥梁。习近平指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要创新合作模式,加强“五通”,即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和民心相通,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格局。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其中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与民心相通构成了合作的主要内容。
促进区域高效合作与资源流动配置,“五通”是关键。
政策沟通是国家间务实合作的基础与重要保障。习近平在论述丝路经济带合作“五通”模式时,将“在政策和法律上为区域经济融合开绿灯”的政策沟通列在首位。自2013年9月“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至今,中国已经与以中亚为主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建立了不同层次的政策沟通,如上合组织框架、亚欧大陆桥协商机制、“欧亚经济论坛”等对话形式。与沿线各国达成的广泛共识,构成了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基础。
要想富,先修路。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优先领域。截至 2016 年 6 月30 日,中国已开通中欧班列共计 39 条,由中国国有企业在海外签署和建设的电站、输电和输油输气等重大能源项目多达40 项,共涉及 19 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理上的障碍在不断被打破,高速公路、高铁列车、港口轮船、跨境光缆,互联互通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投资贸易合作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点内容,是打开彼此市场的“金钥匙”。近年来,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投资贸易日益便利化,沿线国家双边本币互换、结算规模日益扩大。以2016年为例,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进出口总额为6.3万亿元人民币,增长0.6%。在沿线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为1260亿美元,增长36%。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145亿美元,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8.5%。此外,中国企业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20多个国家建设了56个经贸合作区,涉及多个领域,累计投资超过185亿美元,为东道国创造了近11亿美元的税收和18万个就业岗位。
资金融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支撑,为金融合作“注活水”。亚投行于 2016 年 6 月 25 日批准了首批四个项目总计5.09 亿美元的贷款。丝路基金于 2014 年 12 月 29 日于北京成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已经宣布了三单项目投资。截至2016 年 8 月 15 日,人民银行已经和境外 35 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或者其他货币机构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其中 21 个国家和地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总额度已经超过了 3.12 万亿美元。人民币业务清算行已拓展到 20 个,其中 7 个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三年多来,中国积极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广泛开展文教合作、旅游合作、卫生医疗合作、科技合作、青年合作、党政合作和民间合作,为“一带一路”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民意基础。仅以旅游一项为例,截至 2016 年 6 月 30 日,面向中国普通旅行开放免签的国家和地区就有 21 个,施行落地签的有 37 个,极大便利了不同国家的民间交往,出境游也可以说走就走了。
利益相融,命运与共,“一带一路”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和宏大的时空格局,随着搭乘中国发展快车、顺风车的国家越来越多,“一带一路”对破解世界经济发展难题所发挥的作用也必将越来越大。(文/林孔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