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外交部:朝鲜半岛局势复杂 希望各方保持克制

2017年07月05日 19:04 来源:外交部网站 参与互动 

  2017年7月5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例行记者会  

  问:朝鲜方面称昨天成功试射洲际弹道导弹,而且可以搭载核弹头。中方是否认可这种说法?对此有何回应?

  答:昨天我已经作了回应。中方注意到有关报道。我们正在收集情况,跟踪形势,进行研判。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决议对朝鲜利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发射活动有明确规定。中方反对朝方违反安理会决议进行有关发射活动,敦促朝方不要再采取有违联合国安理会决议的行为。

  此外,中俄两国外交部昨天发表了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联合声明,两国对朝方的有关发射活动表示了严重关切。

  问:关于中俄外交部昨天发表的联合声明,其中呼吁朝核问题有关国家避免挑衅行动和好战言论,体现无条件对话意愿但据报道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昨天试射的导弹是送给美国的国庆礼物,还说只要美国不更改对朝敌对政策,朝鲜就不会把核导作为谈判条件。中方是否认为朝鲜半岛局势可能失控是否有比劝和促谈更能减缓紧张的办法?

  答:我们多次说过,当前半岛局势依然复杂敏感,希望有关各方都能够保持冷静克制,不要采取可能进一步加剧半岛紧张的言行,共同为缓解紧张局势作出努力,尽快将半岛核问题重新纳入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的正确轨道。

  关于中俄两国外交部就半岛问题发表的联合声明,我这里想再补充几句,联合声明体现了国际社会在半岛问题上要缓和不要紧张,要对话不要对抗的呼声,体现了中俄双方对半岛问题的共同立场和关切。联合声明以中方提出的“双轨并行”思路和“双暂停”倡议和俄方分步走设想为基础,提出了双方共同倡议,旨在标本兼治,综合施策解决问题。这是客观公正、合情合理、现实可行的方案。希望所有有关各方都能予以积极呼应,为解决半岛问题开辟现实途径。

  问:你之前提到印度方面曾经多次明确承认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经划定除了印度总理尼赫鲁给周恩来总理的信件内容外,是否还有其他证据?

  答:印军非法越界事件发生以来,我们已经多次表明中方的严正立场。事实是,中印边界锡金段已由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划定,印度独立后,印度政府多次对1890年条约已经划定中印边界锡金段这一事实予以确认。

  既然你问到是否还有其他证据,我可以向你作进一步介绍:1960年2月12日,印度驻华大使馆在给中国外交部的照会中指出,“印度政府欢迎中国照会中对于锡金和不丹为一方和西藏为另一方之间的边界的解释。中国照会说,锡金和中国西藏地方之间的边界早经正式划定,在地图画法上既没有任何分歧,在实践中也没有任何争论。印度政府愿意补充说明,这条边界在地面上也已标定了。”以上是印度照会内容,白纸黑字赫然在目。

  我想指出的是,印度的有关行为违背了《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是对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准则的践踏。大家都知道,上世纪50年代,中国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但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的是,印方此次用非法越界进入他国领土的行径践踏了自己倡导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如果印方不及时纠正错误,如何取信于周边邻国?如何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我们再次敦促印方遵守边界条约规定,尊重中国的领土主权,立即将非法越界的印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尽快妥善解决此次事件。

  问:中国政府是否会向在印度生活和工作的中国公民发布安全提醒?

  答: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与合法权益,会根据有关国家安全形势状况决定是否发布有关安全提醒。

  问:中方是否认为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以来的一些政策和言论是造成目前半岛局势紧张的原因?特朗普总统在他的推特提到中国应该采取更多措施稳定朝鲜中方是否认为特朗普总统这些话是一厢情愿?是否有实质的建设性?

  答:我刚才已经说过了,当前半岛局势复杂敏感,我们敦促所有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不要采取可能加剧半岛紧张局势的言行。希望各方能共同努力,推动半岛核问题早日回到通过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的正确轨道。

  为解决朝核问题,中方的努力有目共睹,中方的作用不可或缺。与此同时,我们希望所有有关各方能够相向而行,同中方一道推动半岛核问题回到对话协商和平解决的轨道,这需要大家的集体努力。

  问:你提到尼赫鲁总理1959年致周恩来总理的信中承认1890年边界条约。在同一封信中,尼赫鲁总理还提到中国地图把相当大块的不丹地区划作西藏的一部分。他还说,修改中国地图上有关不丹和西藏边界的错误一事,需要印中加以讨论。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此外,不丹方面就洞朗问题向中方提出抗议,中不双方是否就此进行讨论?

  答:关于你提到的有关信件中的具体内容我不了解,需要进行核实。

  关于中不之间开展边界谈判的问题,中方多次强调,洞朗地区历来属于中国,一直在中方有效管辖之下,不存在争议。中国和不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边界谈判,迄今举行了24轮。两国虽然尚未正式划界,但双方对边境地区的实际情况和边界线走向存在基本共识。对于洞朗属于中国这一点,中不双方不存在分歧。

  中方一直严格遵守中不之间的相关协定,洞朗地区边界的现状是清晰的,该地一直在中方有效管辖之下。中方在该地有关活动不存在违反协定、破坏现状的情况,不方对此也是了解的。

  中方愿同不方共同努力,在不受外来干涉的情况下,通过友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维护边境的和平与安宁。

  问:中国驻印度大使接受印度媒体采访时表示,印边防部队只有无条件撤军,才能实现和平解决。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答:中方要求印方立即将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为恢复有关地区的和平安宁创造必要条件。中国驻印度大使罗照辉的表态明确体现了中方的立场和要求。

  问:韩国和美国今天举行了拦截弹道导弹训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今天晚些时候联合国安理会将召开紧急会议,中方将作何表态

  答:刚才我说过了,当前半岛局势依然复杂敏感,我们敦促所有有关方面保持冷静克制,不要采取可能导致半岛局势进一步紧张升级的言行。这个态度非常明确,有关各方也非常清楚。

  至于你提到的联合国安理会将举行紧急会议,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方将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有关讨论。同时,我们也希望安理会的有关讨论能够推动朝核问题朝着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的方向发展。

  问:近日有印度媒体报道印度陆军发言人发表声明称,此次对峙并非中印自1962年以来对峙时间最长的一次。印中两国两军关系管理得非常好。此外,上个月印度总理莫迪曾经表示,中印两国之间尽管有边界问题,但40年来未发一枪一弹。中方对此有何评论?是否认为此次事件会对中印关系造成严重影响?

  答:对于印方的有关表态,我想指出的是,解决边界问题符合中印两国根本利益,是双方一直在努力实现的战略目标。事实上,中印之间一直通过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探讨边界问题的解决办法,同时也共同采取措施,维护了边境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但此次印军非法进入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中方一侧,性质非常严重。中方通过外交和边防会晤渠道向印方提出严正交涉。目前,印军仍停留在中国领土上,事态仍未解决。中方再次重申,印方应立即将所有越界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这是解决当前事件的前提和基础,以避免发生更加严重的事态,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印方此前曾多次表示高度重视中印关系,愿扩大双方共同利益,妥善处理分歧。我们要求印方立即将非法越界的边防部队撤回边界线印方一侧,以实际行动纠正错误,以体现对解决两国边界问题的诚意,体现对发展中印关系的诚意,为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创造必要的气氛和条件。

  问:中印边界谈判是在1962中印边境战争后,或者更准确地说实在1988印度总理甘地访华之后。你是否掌握在1962年之后能够证明印方承认洞朗地区是中国领土的文件

  答:中方已经多次说过,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已经对中印边界锡金段作了明确划分,这是双方都承认的条约,锡金段的边界是已定边界。印方此次是越过了中印边界锡金段已定边界,性质非常严重。

  中印双方一直通过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在就解决边界问题进行接触。但此次事件与双方边界问题特别代表会晤机制所坚持的精神是违背的,与双方此前作出的努力也是不符的。我们再次敦促印方立即将边防人员撤回到边界线印方一侧,以实际行动体现对解决两国边界问题和发展中印关系的诚意。

  问:在印承认中方对洞朗地区主权的文件中是否特别提到了三国交界点?洞朗地区是否位于三国交界点

  答:关于三国交界点,1890年《中英会议藏印条约》规定,中印边界锡金段的东起点是吉姆马珍雪山。此次印军非法越界的地点位于中印边界锡金段的边界线上,距离吉姆马珍雪山约有两千多米远,与三国交界点问题没有关系。印方无视边界条约的规定,把整个洞朗地区说成是三国交界点的范围,这显然是别有用心,企图混淆视听。

【编辑:左盛丹】

>国内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