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之父”欧阳自远畅谈中国对火星的“蓝色星球梦”
中新社上海8月18日电 (缪璐 王笈)“为向2021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届时中国将实现3项太空任务,前两项为‘嫦娥’工程任务,后一项为火星任务”,中国著名天体化学与地球化学家欧阳自远18日在沪畅谈了中国对火星的“蓝色星球梦”。
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火星因其最为接近地球表面环境的特质,让人类对这颗暗红色星球一直怀有将其改造为蓝色星球的梦想。迄2016年12月为止,人类目前已进行了45次火星探测活动。
其中,中国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萤火”出师不利,2011年由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号搭载升空后失败,但探索的步伐从未停止。欧阳自远表示,“别的国家已经发射了44个探测器,中国是后来者”。2016年1月11日,中国正式批复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立项。
实际上,作为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还有个响亮的名号——“嫦娥之父”。此外,为弘扬欧阳自远的科学精神,2014年11月,一颗由中国国家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项目组于1996年发现,并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8919号小行星,被命名为“欧阳自远星”。
提及中国的3项太空任务,欧阳自远侃侃而谈。前两项“嫦娥”工程任务包括,今年“嫦娥”号将飞上月球采集样本,并带回地球;第二项是2018年中国将发射探测器登陆月球的背面,“这将成为人类首次探测月球的另一半”。
另外,中国的火星探测将分为“两步走”——即“轨道器+火星车”和“火星采样返回”。“轨道器+火星车”计划于2020年发射第一个火星探测器时实现,“火星取样返回”则预计在2025-2030年期间实现。
欧阳自远解释道:“我们的轨道器要实现有一个卫星绕着火星飞,这样才可以探测火星的全部表面,它的地形、地貌、物质成分、地质构造等;火星车的着陆,将探测全火星地下的水分布,同时也期望能找到火星的生命。”
“火星采样返回”这一目标的实现并非轻而易举,其中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因高速运动将面临烧毁”,欧阳自远表示,这项困难目前在实验中已被克服。
“当搭载样本的飞船进入大气层时,把返回舱扔下去,我们控制返回舱跳出地球大气层,再进入地球大气层,从而降低速度,避免全部烧透,欧阳自远打了个比方,“就像小孩用石头在水面打水漂一样,高速打进去后,能跳出水面,再进入水面,接着速度也就降低了”。
在欧阳自远看来,中国的火星探测任务任重而道远,正如他所说:“人类还要通过几个世纪的努力,才能将火星这颗贫瘠的行星改造成一个拥有蔚蓝色天空、绿色平原、蓝色湖泊和生态环境友好的新世界,成为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姐妹共同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