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记者乘“复兴号”前往天津“一日游”
(十九大时光)中外记者乘“复兴号”前往天津“一日游” 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实况
中新网北京10月17日电 (记者 尹力)“目前可以感受到列车正在平稳前进,座位旁的窗户很大,全程都可以看到沿途风景,坐在这个高速行驶的车上我感觉很安全……”17日上午8时许,在北京开往天津的高铁列车“复兴号”上,美国中文电视记者萨拉·凯瑟琳·温特(Sarah Catherine Wendt)出镜录制节目。
当日,萨拉和90余位中外记者一道,在中共十九大新闻中心的组织下前往天津,先后参访天津申通物流公司、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等地,实地了解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最新情况。
早8时许,北京通往天津的“复兴号”C2017次列车离站。不久后,列车时速超过300公里/小时,坐在车厢内的多名摄影、摄像记者纷纷起身拍摄车内设施及沿途风景。
据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波在车上介绍,截至2016年底,中国铁路运营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为2.2万公里。目前全国已有2700列动车组投入运营。
其中,最新款高铁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于今年6月正式载客运营。为打造高标准“轨道上的京津冀”,促进三地协同发展,中国铁路部门于8月在京津冀地区扩大“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开行范围,其中京津城际列车开行最多。
“最幸福的事就是车上有WIFI(无线网络)啊”,来自《澳门商报》的郭少英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第二次乘坐复兴号列车,车速提上来的同时服务质量也更高了,“感觉更便捷”。
走进天津申通物流公司,多位记者被这里的自动分检系统所吸引,忙着从不同角度拍摄四处奔走的智能机器人。只见这些顶着橙色托盘的机器人不停穿梭,将一件件包裹运送到指定位置,并完成分拣。
据天津申通总经理王玉琴介绍,该系统于2016年正式启用,每小时可分拣1.8万件,错分率几乎为零,可节省人工成本70%以上,大大推动了物流自动化进程。同年,该公司依托天津港的优势与海关总署版系统“跨境电商平台”成功对接,开通了跨境直邮和保税备货模式快速清关落地,提供客户从“入关核对—提货出关—派送到门”的一站式服务。
看完该系统后,来自南非独立传媒集团旗下的《星报》总编辑杰斐特(Japhet Mathanda Ncube)表示“大开眼界”,“在南非还没有普及线上购物,所以我是第一次看到这么高科技的物流系统”。他希望南中之间可以加快科技交流,让这些先进设备也能早日服务于当地民众。
天津“一日游”,中外记者来到的最后一站是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区,其位于京津冀产业布局轴带中最核心的位置。在这里,记者们所关注的问题自然与京津冀协同发展密切相关,商务区如何定位自身功能?能否成功吸引北京企业来此发展?
据该商务区管委会主任郑伟铭介绍,该区整体的功能定位是京津冀企业总部聚集区、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标志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等。其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转移为重点,面向驻京央企、知名民企和跨国公司,着力引进总部项目和各类优质企业。
数据显示,2015年至2017年7月间,中心商务区已累计引进北京企业1043家,合计注册金超过1500亿元人民币。其中,仅2017年上半年,新落户该区的北京优质企业就超过200家,目前区内的57家企业总部中,有28家来自北京。(完)
专题:中共十九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