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漪:用语言黏住学生的“草根”教师
央视网消息:“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一辈子在学做教师!”作为我国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迈入耄耋之年的于漪依然站在教育改革最前沿。她写下400多万字的论文专著,上了近2000节的公开课。从一盏青灯守着一方书桌开始,她钻研"用语言黏住学生"的方法, 把每一节课都当成一件艺术品。她用一片丹心,收获桃李满园。
上世纪50年代,于漪从复旦大学毕业走进中学校园。在学生们眼中,于漪老师上语文课,就是一堂堂扎扎实实的育人课。教育学出身的她最初教历史,后改行教语文。但仅仅三年,就成为骨干教师。要求学生诵读,于老师必定自己先熟读成诵;一手好板书,带动原本写字七歪八斜的学生写出一手漂亮的书法;声情并茂地诵读《正气歌》等经典,洗涤学生心灵。
教书是手段,育人才是目的。在于漪的一堂公开课上,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所有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获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教学界广为流传。高超的教学机智,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上世纪80年代,于漪成为中学校长。为了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她首创了师徒带教方法,自己身先士卒。进教室听课,听45分钟,评90分钟,“怎么上更好?”手把手演示带教,讲得老师们心里热乎乎。
一位青年教师从1976年开始,随堂跟踪了于老师的3000多节语文课。她最深切地感受是,于漪从来不重复自己,即使是同一篇课文教第二、第三遍,也绝对不重复,每节课都是一幕美丽动人的人文景观。
至今,于漪共带教了百余名全国各地的青年教师,他们有的已经评上特级教师,有的多次在全国教学大赛中获奖。于漪的教育理念,通过他们,让更多学生受益。身教胜于言传,师德为先。
有人评论于漪说:“于老师的课很难学,因为她的教学没有模式和程式,天马行空,左右逢源。”
截至上世纪80年代,教育界还没有一个人系统完整地研究过教师学,而于漪把这个课题揽在了心里,她完成了两本教师学著作,《现代教师发展丛书》《现代教师学概论》,教育部把它们作为全国教师教育的培训教材,《现代教师学概论》成为中国第一部研究现代教师学的理论著作。
在近60年的教学生涯中, 于漪坚持教文育人,推动“人文性”写入全国《语文课程标准》。主张教育思想和教学实践同步创新,主推上海市初级中学语文教改实验,主讲近2000节省市级以上探索性、示范性公开课,其中50多节被公认为语文教改标志性课例。
退休后的于漪更竭尽全力地关注着中国教育的变化与发展,倾力写下几百万字著作,许多重要观点被教育部门采纳,为推动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她在各种场合大胆谏言。当新的课改刚刚启动,许多专家对课改的必要性提出质疑时,于漪立刻呼吁:以课程与教材改革为核心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成为世界的潮流;当教育功利化的现象愈演愈烈,家长忙于带孩子参加各种各样的补习班,学校忙于抓学校升学率的时候,她又形象而精辟的提出了“育人”和“育分”的理论,坚定地提出了“教在今天,想在明天”的理念,呼吁要让学生从过重的学业负担和重智轻德的重围中“突围”。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100人获得改革先锋称号。于漪作为基础教育改革的优秀教师代表在列,她也是获颁“改革先锋”奖章中唯一的基础教育界代表。在语文课堂上,她教语言、教做人,当选首批语文特级教师;当班主任,她用爱的智慧,化解重重困难;在校长岗位上,她以远见卓识,托举教师队伍成长,将学校推上发展的快车道。
“我一辈子的生命,和肩负着的历史使命结伴同行。”于漪总说,“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视频来源:央视《新闻联播》;文字来源: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