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民主改革50年:"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新西藏"——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西藏民主改革50年:"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新西藏"
2009年02月23日 12:55 来源:法制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图为拉萨市著名商业街———八角街街景。 新华社记者陈建力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阳光下的拉萨显得温暖而平和,在热闹的八角街,朝圣者的脚步依旧匆匆,大大小小的商铺依旧热闹。74岁的藏族老人益西洛追住在夏萨苏社区,他喜欢每天到八角街上走一走,感受这里的繁华。经历过新旧两个西藏的益西洛追,在这条街上最能感受到时代变迁的真正含义。

  2009年,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已经过去整整50年。50年来,西藏从极端落后到逐步走向现代化;50年来,西藏人民从备受奴役到当家作主。今天,一个经济发展、民族团结、边防巩固、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新西藏正呈现在世人面前。

  雪域高原的历史转折

  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西藏被誉为雪域高原,那里奇特的风光令人向往。然而,美丽的雪域高原却曾是贫穷与落后的代名词,那里的历史也并不平静。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1月正式通知西藏地方当局派代表来北京商谈和平解放西藏事宜。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就西藏和平解放的一系列问题达成共识,签订了“十七条协议”。同年10月26日,人民解放军在西藏人民支持下,顺利进驻拉萨。

  然而,西藏这片土地并未就此同全国各地一样走上和平发展之路。1959年3月10日,在西藏顽固坚持农奴制度的农奴主与国外反华势力相勾结,在拉萨发动全面武装叛乱,公然撕毁“十七条协议”,宣布“西藏独立”。为了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中央下令平息叛乱,与此同时实行民主改革,彻底解放西藏人民。

  西藏自治区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索朗仁增回忆起这段岁月,依然心潮澎湃。索朗仁增说,1959年至1961年的西藏发生了一场举世瞩目的社会大变革,西藏社会跨越了几个世纪一跃成为人民民主的新西藏,这就是伟大的民主改革运动。

  布达拉宫下的雪城至今依然保留着旧西藏地方政府的办事机构建筑物,那里既有为当时的统治者提供服务的处所,也有农奴的住所。每次益西洛追来到雪城,历史的一幕幕就会在他的眼前浮现。这位在旧西藏白天为贵族放牧、晚上只能跟野狗睡在一起的农奴,常常会在雪城里告诉游客旧西藏的真相。

  西藏自治区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斯朗格列说,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根深蒂固,在那里进行民主改革的难度可想而知。当时的民主改革是在充分照顾西藏地区特点的条件下进行的,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最终让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在古老的西藏高原上退出了历史舞台,这是西藏历史长河中最深刻、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斯朗格列认为,“西藏民主改革的胜利实现,是党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社会改革乃至整个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百万农奴做主人

  “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这首藏族民歌真切地反映了农奴翻身得解放的喜悦心情。这是西藏民主改革最重要的成果,百万农奴从此成为国家的主人。

  作为翻身农奴中的一个代表,民主改革后,益西洛追进入学校学习文化知识,毕业后成为拉萨历史上第一批交通民警中的一员。1986年,益西洛追退休,现在每月的退休金有3000多元,家里也住上了新房。“没有民主改革就没有新西藏,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这就是我最大的感受。”益西洛追说。

  农奴超过旧西藏人口的90%,藏语叫“差巴”和“堆穷”,他们不占有土地,没有人身自由,都依附在某一领主的庄园中为生。占西藏人口不到5%的农奴主占有农奴的人身,把农奴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随意支配,可以买卖、转让和交换。农奴中流传着这样的话:“能带走的只是自己的身影,能留下的只有自己的脚印。”

  西藏社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处长保罗告诉记者,民主改革废除了生产资料的农奴主所有制,其占有的土地无偿地分给了无地的农奴。“边平边改”是当时的指导方针,政府尽最大的可能满足群众对生产资料的需求。

  “贵族的太阳落下去了,我们的太阳升上来了!”这句话来自于有“民主改革第一村”之称的西藏山南地区乃东县凯松村。1959年,村里的443位翻身农奴分得了土地,当旧的地契、债约被扔进火堆时,他们围着火堆跳起舞蹈。50年过去了,过去的凯松村变成了今天的凯松居委会。如今,凯松人依靠科技种植大蒜,人均年收入达到近5000元,房子也越来越大,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整个凯松一片生机盎然。

  西藏50年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的变化。堆龙德庆县羊达乡通嘎村党支部书记阿奴是农奴的后代。这位43岁的农民年轻时就有致富头脑,1989年开办了采石场,后来跑过运输,现在则种起了大棚蔬菜,建起了苗圃基地,住上了两层的藏式小楼。像阿奴一样,今天的藏族农民眼界更加开阔,知识更加丰富,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通过民主改革,西藏建立了人民政权,百万农奴翻身成为国家的主人,加强了与祖国各兄弟民族的大团结,为在西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走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条件,开创了西藏与全国人民一起走向现代化的历史新纪元。

  半个世纪的持续发展进步

  西藏大学副校长次央是西藏大学第一位女教授,出生于教育世家的次央对西藏教育事业的发展有着深切的感受。“旧西藏没有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广大农奴没有接受现代教育的权利,曾经创造过灿烂古代文明的藏民族,文盲率居然高达90%以上。”次央告诉记者。

  历史进入到2009年,西藏的教育已今非昔比。从民主改革到现在,国家累计投资200多亿元,帮助发展西藏教育。2007年,西藏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超过98%。从1985年开始,国家对西藏义务教育阶段的农牧民子女采取“包吃、包住和包学习费用”的措施,2007年又全部免除中小学生学杂费,成为全国第一个实施免费义务教育的地方。

  次央说,刚投入使用的西藏大学新校区高楼林立,教学科研设施先进,硬件水平不比内地任何一所高校差。次央还说,西藏大学1万多名在校生中,70%来自农牧区,昔日农奴的后代已经有更多的机会享受高等教育了。

  民主改革走过50年,西藏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西藏人民从长期的制度禁锢中走出来,思想和生产积极性得到彻底的释放,西藏经济迅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生活全面提高:

  ———民主改革的初期1959年,西藏GDP仅为1.74亿元,到2007年则达到了342.1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了59倍,年均增长8.9%。

  ———青藏铁路通车给西藏旅游事业带来勃勃生机,2007年接待游客超过400万人次,而这一数字在1980年仅为3500人次,旅游业成为西藏的一大支柱产业。

  ———西藏农牧民在民主改革以前基本没有收入,到1978年实现人均纯收入175元,1997年突破1000元,2005年跃上2000元大关,2007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788元,年均增长达到10%。

  ———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西藏人均预期寿命达到67岁,比和平解放前提高了31岁。

  西藏50年取得的成就证明,民主改革为西藏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西藏这颗镶嵌在世界屋脊上的“明珠”,正闪烁着更加耀眼的光芒。(记者 赵超 李惠子)

【编辑:朱鹏英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鍏充簬鎴戜滑銆-About us 銆- 鑱旂郴鎴戜滑銆-骞垮憡鏈嶅姟銆-渚涚ǹ鏈嶅姟銆-銆闆风珶鎶骞冲彴 銆-銆鎷涜仒淇℃伅銆-銆缃戠珯鍦板浘銆-銆鐣欒█鍙嶉

鏈綉绔欐墍鍒婅浇淇℃伅锛屼笉浠h〃闆风數绔炰笅杞藉畼缃 瑙傜偣銆 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讹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
鏈粡鎺堟潈绂佹杞浇銆佹憳缂栥佸鍒跺強寤虹珛闀滃儚锛岃繚鑰呭皢渚濇硶杩界┒娉曞緥璐d换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