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中新社北京三月九日电 (宗晨亮)在今年全国“两会”中,记者发现,政府权威部门、官员公布的政策或数据不再是“老虎屁股摸不得”。越来越多的代表、委员不仅积极“参政”而且积极“议政”,“两会”会场频闻质疑声。
在上海团的代表小组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科院院士王恩多和官方公布的财政预算“较上了真儿”。她对财政预算报告中出现的“其他支出”表示质疑:“科技部总的经费是一百九十八点一亿元人民币,但是其中‘其他支出’是六十九点五亿,占了总支出的三分之一,这个‘其他’到底包括哪些部分、这个钱怎么用法,是我非常不明白的地方。”
在工作中与财政数据打交道的全国人大代表李永忠,在审议财政预算报告时质疑:“在今年的财政预算报告里,有关二00八年的财政‘执行数’出现了两次,前后数据却相差一百多亿元!我很想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样巨大的差额?”据悉,在财政预算报告的第四十一页和五十页,两次出现的“全国财政支出情况”提及的两个数据差距达一百零三亿元。
对此,财政部预算司有关负责人回应道,出现的差异是由于二00八、二00九两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调整导致的。该负责人表示,“感谢人大代表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工作,完善预算编制,提高预算透明度。”
此外,三月七日,财政部副部长廖晓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很多外部条件不具备,个税起征点暂时不会调整。”此言一出引发不少委员的质疑。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宋林飞表示,这样的大事决定权不在于一个部委,代表委员们还没讨论,财政部官员不应该表态。广东省律师协会副会长朱征夫委员也认为“不上调是不合理的”,“有些人收入高但家庭负担重,应该根据家庭人均收入来计算。”
有分析认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官方政策没有亦步亦趋,而是积极提出自己的想法,这体现了代表委员对自身政治使命的尊重。质疑声将会促使相关政府部门在今后的工作中更为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