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中新社北京三月十日电 题:民生立法促“普惠式”发展
中新社记者 符永康
“两会”议程已经过半,民生议题“热度”不减。除了代表、委员们在医疗改革、发放消费券等具体事项上展开讨论外,立法层面的民生大计也在酝酿之中。
九日,吴邦国在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中列出了今年将制定的至少七部法律,即社会保险法、社会救助法、侵权责任法、行政强制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仲裁法、精神卫生法、国防动员法。
据悉,中国还将制定基本医疗卫生保健法、慈善事业法;修改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也已被列入立法安排。
经济危机之下,中国加速推进民生和社会领域立法,有利于在振兴经济过程中调整利益分配,保障弱势群体基本权益。而此举也有望为“普惠式”发展划定法律底线,规避“一人吃饱,九人挨饿”的失衡发展风险。
全国人大常委、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近日披露,《社会保险法》有望年内出台,而《社会救助法》则有可能在十月份首次审议。
这位社保专家认为,二00九年是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性年份,“甚至是标志性的年份”。
过去一年,尽管现届中央政府频频增加对农用地征地补偿、教育、医疗保险等民生领域投入,但土地流转引发的民生矛盾仍然存在,十六年前提出的“教育经费支出占GDP比重百分之四”的目标一再落空,“看病难、看病贵”痼疾也尚未治愈。民生之痛与各地大兴土木形成鲜明对比。
在法律缺位时,普通民众只能寄希望于官员的“良心”和舆论监督。
面对迟迟难以解决的难题,民众不再满足于官员口头或书面承诺,而迫切期望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硬措施”。虽然法律手段也未必能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民生立法至少正在迈出可贵的一步。
难处在于,立法本身也是各方协调利益的过程。提高低收入阶层收入,保障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权,规范高收入阶层收入等都难以在短时间内达成共识。立法的效率与公平,料将考验有关各方的协调、决策智慧。
因此,“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民众”一语能否落实到法律条款,还要看高层的决心、专家的“公心”以及民众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