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80多年光辉历程中,我军饮食保障建设逐步迈向正规化:伙食费每人每天从“五分钱”大洋到15元以上人民币;从“一把炒面一把雪”到新一代野战食品;从“埋锅造饭”到新一代饮食装备列装……从吃饱逐步过渡到吃好,下一步饮食保障改革的着力点在哪里?
吃出健康,吃出战斗力。总后勤部适时提出的建设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新理念,为军营“餐桌革命”展现出广阔的新视野。记者踏访陆海空3家试点单位,亲身感受到军营饮食文化建设给部队保障带来的诸多新变化。
军营餐桌呼唤饮食文化
改革开放30年,中国人的餐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从凭票购粮到敞开供应,从“有啥吃啥”到“想啥吃啥”,天天赛过年。
吃,成为中国人关于当今时代的快乐记忆,但也带来“快乐的烦恼”。卫生部第4次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数据显示:19%的中国人患有高血压;2000万人患有糖尿病;6000多万人曾因肥胖问题就医。
同样的快乐和烦恼也在军营的餐桌旁上演。据总后有关部门介绍,1978年以来,全军伙食费标准先后多次上调,一类区一类灶已由每人每天0.47元增长至15元,从白菜、萝卜、土豆“当家”,到“斤半加四两”,再到“早餐一个鸡蛋、半斤牛奶,午晚餐有水果”,军营餐桌日益丰盛。
然而,一些部队伙食的“水”涨了,战斗力的“船”却不见高。当2002年我军首个《军人体型标准》出台,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就有多名干部因体重超标被暂缓提职。据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保障大队跟踪调查,1998年至2005年,艇员超重者由3.7%增加至34.6%。
“不合理的膳食结构,不健康的饮食理念,是种种‘富贵病’的罪魁祸首。”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后勤处长王建应说,许多官兵对健康饮食存在着严重认识误区,“大鱼大肉等于有营养,吃蔬菜杂粮就是过苦日子”等落后观念亟待转变。
沈空某场站指导员高健说,食谱不跟着训练走,做啥看服务中心供应,吃啥由炊事班长来定,有时几个机务中队任务不同,体能消耗差异很大,食谱却大致是一个版本。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士官赵晓文的话更形象:“跑了一趟五公里吃不上肉,坐着学了一天却是‘满汉全席’。”伙食连着健康,连着战斗力,是激发训练热情的催化剂。当军营对吃的衡量准星转向促进训练、提高战斗力,任何与之不相适应的饮食保障模式都注定要被淘汰。
如果说,从吃饱到吃好,还停留在物质层面的变化,那么从吃好到吃得健康、吃出战斗力,需要跨越的却是思想的鸿沟。
科学的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正是跨越这道天堑的桥梁。
新变化彰显饮食文化魅力
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是什么?总后勤部有关专家认为,它是部队在饮食保障实践中,以提升官兵生活品质为目标,继承发展先进军营文化和优秀饮食文化而形成的符合时代特征的饮食保障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
在管理学领域,文化管理是由经验管理、制度管理向更高层次管理迈进的重要标志。建设现代军营饮食文化,北京军区某机步团出现了一个新岗位:营养配餐员。三级士官胡晓伟是二营的营养配餐员,每周食堂开会订食谱,他都要根据下周连队的训练周表和官兵的训练量,参照季节气候和连队兵源主要口味,提出饮食科学搭配和调剂的建议。
营养配餐员带来了什么新气象?团长吴军说,一是团里体重超标的官兵明显减少,官兵在训练场上的精气神更足了;二是搭配合理、营养均衡的饭菜更受官兵欢迎,今年以来伙食满意率超过95%。
一段时期,为了提高官兵对伙食的满意率,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顿顿鸡鸭鱼肉轮番“轰炸”,官兵满意度直线上升的同时,艇员超重比例也迅速攀升。他们及时破除想吃什么就供给什么的被动迎合模式,根据官兵健康指数、训练强度和实际体能消耗参数制订食谱,实现了官兵健康率和满意率“比翼齐飞”。
走进沈空某场站去年底新落成的地勤灶大饭堂,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蓝白相间的新式快餐桌椅,宽大明亮的玻璃窗,意境幽远的装饰画,使人心情舒畅。
“营造舒适优雅的就餐环境,实现了食堂由单一的就餐功能向‘能量补给站、情绪调节站’的多功能转变。”场站军需股长黄火兵对记者说。
从单纯吃饭,到吃“环境”、吃“氛围”。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各试点单位变线性思维为发散思维、变要素思维为系统思维,推动饮食保障建设结构从“保障线”向“保障树”转变,催生了诸多保障力新的增长点———
以前,有的部队片面鼓励伙食费节余,个别连队节余数额超出标准2至3倍。现在,他们规定伙食费节余达标就是优秀,超额要受批评,保证战士吃够标准。
以前,炊事员冬天一把冰、夏天一把汗,一年四季黑乎乎。现在切肉机、绞肉机、洗碗机等10多种机械进入炊事班,“厨房革命”让炊事员心情舒畅科学保障。
以前,订食谱凭经验、靠感觉。现在,“军人食谱系统”根据营养素摄入、食谱定量、伙食费等要素,实现食谱自动生成、营养精确分析、搭配科学多样……抓住一根藤,收获一箩瓜。饮食文化建设成为军营“餐桌革命”的新引擎,带动了整个饮食保障体系的嬗变。
“化”出健康,“化”出战斗力
晚餐时分,记者走进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刚远航归来的一个艇员队的食堂,却没有看到以往“接风宴”的热闹场面,相反伙食荤菜少,素菜多。高级营养师昃锋揭开谜底:官兵在海上时间较长,肠胃蠕动功能受到影响,大鱼大肉反而会导致消化不良。
无独有偶。在北京军区某机步团一营食堂门口,摆着一台体重秤,旁边墙壁上是一张巨大的《体重标准对照表》,官兵每周都要根据体重状况适当调控饮食。三级士官李卫宾说:“以前只对鱼啊、肉啊感兴趣,现在知道了人体每天需要的营养是有指标的,多了也有害健康。”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军营饮食文化建设悄然改变着官兵的饮食观念,提高着官兵的文明素养,内化为部队的“软实力”。去年底,北海舰队某潜艇基地10名官兵应邀与来访的外军官兵共进午餐。吃的虽然是西餐,但从餐巾的摆放,到刀叉的使用,他们举止得体,落落大方,在这场“餐桌外交”中递上了一张“文明名片”。
“军营饮食文化不是社会饮食文化,它是为部队完成特殊任务而形成的物质保障的精神总结。”北京军区某师师长张海青说,我们应该紧紧围绕“军”字做文章,让饮食文化有“兵”味、有“野”味,在战斗力上开花结果。
华北某基地,硝烟弥漫。北京军区某机步团按照“一支炊管队伍、平战两个编组”的要求,建立平战转换保障机制,组织生活保障中心人员与预编炊事员进行模块化勤务编组,进行实战化保障演练,确保随时都能拉得出、供得上、保障好。
黄海某军港,风大浪高。刚刚结束远航归来的海军某潜艇基地官兵面色红润,精神饱满。该基地以建设军营饮食文化为契机,通过军民联合攻关,在解决多种新鲜蔬果水下长期保鲜这个“老大难”上取得突破,水下长航艇员仍能吃上新鲜的“绿色食品”。
东北某机场,战鹰刺天。沈空某场站为飞行员建立个性化食谱,改变了过去粗放式的饮食保障模式,根据飞行员的个性需求缺啥补啥,实现了保障与战斗力需求的“无缝链接”,饮食保障更加精确化。
一位学者说,文化是不随空间拓展而缩水,却随时间推移而增值的现象。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问题和需求不断浮出水面:军营饮食文化建设如何与军队建设转型和军事训练转变同频共振?面对现代战争的高强度、快节奏,饮食保障怎么改进?武器装备信息化含量越来越高、操作越来越复杂,官兵营养怎么跟进?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日趋常态化,保障如何配套?……一个个问号不断激起各级“粮草官”思想的涟漪,化作深化饮食保障改革的坚实脚步。 (夏洪平 高志文 马仕府)
相关链接:
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新理念
●健康理念:由吃饱求生存向吃好求健康转变。
●文明理念:由集体合餐向分餐、自助转变,就餐行为由随意向规范转变。
●安全理念:由强调饮食卫生向强化食品安全转变。
●质量理念:由重视食物数量向数质量并重、以质量为主转变。
●人文理念:食堂由单一的供餐向生理补给、心理调节和精神培育的多功能转变。
●效益理念:由分散保障向集约保障、手工制作向机械加工和信息化管理转变。(总后军需物资油料部提供)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