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姜成田受到这样的质疑: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难道只读过两年半中专的人,加上几台“土仪器”,就能准确预报出大地震?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刘巍
1975年2月4日清晨,35岁的姜成田站在玉皇山顶心神不宁。
这天早晨的空气使人透不过气来,他的脚下是鳞次栉比的辽南民居,抬起头,他看见天有异象,头顶上的烟云成圈形流动,北往东、东往南、南往西、西往北、好似一个巨大的漩涡……
大地震似乎就要到来,凌晨4时刚从沈阳赶回海城的他,不能确定地震发生的时间、震级。他离开山顶,回到山脚下的工作岗位。不曾想到的是:这天夜晚,自己及生息于这片土地上的万千民众,命运于此转折……
当晚19时,姜成田发出地震预警。这之后,他收获了当地民众的尊崇,也不断感受到来自业界的质疑:地震预报是世界难题,难道只读过两年半中专的人,加上几台“土仪器”,就能准确预报出大地震?
69岁的姜成田现在已退休在家,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他面带微笑,神态平和,交谈时,习惯性地抱肘于胸前。
“大地震时,海城站的职工都冒着生命危险坚守岗位,预报是海城站所有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他交给本刊记者当年的工作日记,“一切都在里面了。”
捕捉地电突跳
姜成田1959年考入鞍山市农业学校。因家贫,在读了两年半中专后,退学务农。
1969年渤海地震后,国家地震局加强了辽南监测。1972年10月,沈阳地震大队在海城县郊的玉皇山建立了地震观测站。
姜成田以临时工身份进入观测站,被委任为技术负责人。
1973年3月15日,土地电、土倾斜仪、土地磁等土设备安装完毕。
姜成田在1973年4~9月的工作日记中总结道:“观测各种仪器变化,只有土地电有突然跳动或回零值等现象,不知何故?需掌握规律。”
这之后,姜成田开始发觉地电突跳与地震之间的某种对应关系。
1973年9月27日中午,土地电突变到零值,地倾斜强烈报警。站内同事们研究认为,近期可能有大于5级地震发生,地点在东北方向。因为怕报不准,没向上级汇报。
9月29日8点40分,吉林省东北部的辉春发生7.7级深震。
这一天晚上,姜成田一宿没睡好。他后悔没有把意见上报,“这次地震给我的教训很大,这么大的地震真要发生在脚下报不出来,不知要死多少人?!我是个业务负责人,看我怎办?群众打不死我,骂也骂完了,脸往哪丢?!”
1973年国庆节,24时,他写道:“通过长海、辉春二次地震,加上平时我对地电摸索的规律,(从)地电在震前有突变、回零现象,地倾斜报警看,地震是有前兆的,还需要继续摸索规律。”
1974年3月14日地震站接到辽宁省震情简报,辽西地区连续发生小震群。
姜成田想起,地电在辽西震群的前一天突跳频繁达百余次。那么,是每一次突跳就预示着一次地震?
姜成田决定改变值班制度,地电突跳一瞬而过,一天记录两次不行,必须连续观测。
1974年8月1日起,为了抓住地电突跳,海城地震站6位工作人员日夜值班,连续观测。连吃饭、上厕所也不离人。
捕捉地电突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瞬时发生即过,凭肉眼捕捉,稍不留神,苦等几天、几十天,可能一转身就漏掉了。大家在观测中忘了吃饭,深夜静坐在微安表前睡着的情况时有发生。
疲劳观测极易漏掉震情,能否想办法改用自动记录?姜成田向多方求援,得到的答复是:“办不了!”
为此,姜成田几天睡不好觉,震情越来越紧张,仪器已出现各种异常。在辽南,动物、地下水等宏观异常也出现了,可“土地电”的自动记录还没着落。
12月17日天刚亮,躺在床上的姜成田脑海里念头一闪,根据地震仪拾震原理,能否利用地震仪记录功能捕捉地电突跳?
经过反复试验,12月20日终于改制成功,姜自觉千斤重的担子落地了。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