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代表:军队建设应从“应急”转到“常态”——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两会代表:军队建设应从“应急”转到“常态”
2010年03月08日 08:46 来源:解放军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时代给出的“国家考题”。当前形势,可用“刻不容缓,不进则退”形容。作为国家的重要领域,国防和军队建设亦不能置身事外。

  怎么办?

  连日来,军队代表委员紧紧围绕“转变”的主题词,深谋远虑,畅所欲言,共商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大计——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我们既是严峻挑战,更是发展机遇”、“坚定不移地将科学发展观贯穿部队建设的各方面全过程”、“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科学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理念有了,视野宽了,且看行动。

  坚持一种方法——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

  发展给改革出题,改革为发展作答。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说到底就是一场变革。”来自西藏边防的杨吉贵代表说,“当前,我军建设的现代化水平与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要求还不适应,军事能力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要求还不适应。”

  李国辉代表也提到:这“两个不适应”,正是确保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适应亟须突破的“瓶颈”。

  怎样适应?如何突破?代表委员们说,除了继续深化改革,别无出路。

  有点不同的是,今年国防费涨幅下降,国防建设投入由补偿性增长阶段,进入到更加健康有序、平稳协调的发展阶段。罗援委员指出,必须从追求数量扩展转向注重质量效益,真正走上科学发展轨道。

  “国防和军队建设有其自身规律,要科学统筹、稳步推进,着眼全局、突出重点,把钱花在刀刃上。”刘雷代表说,转变发展方式的长期任务要求我们,考量国防和军队建设应从“应急”转到“常态”,从短期举措转向长效机制。

  改革,意味着改变;而改变,才是最好的应变。

  走开一条道路——

  加快军民融合式发展

  经济建设是发展基础,国防建设是安全基础。应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开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是时代选择。

  “应进一步完善融合机制,拓展融合范围,提高融合层次质量,实现富国与强军的高度统一。”在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代表委员表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和动力。

  廖炳生代表提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须大力贯彻国防和军事需求”的建议正逢其时。他认为,国家提出经济创新驱动、内生增长,势必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要国防工程建设应借机纳入通盘考虑,满足国防和作战需要,实现寓军于民、军地一体。

  张宝书代表建议从战略层面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顶层设计,设立军民融合发展组织协调和管理机构,尽快作出总体规划和制度措施,把国防建设与国民经济整体建设更好地衔接起来。

  诚如军队政协委员金一南教授所言,军民融合问题,最终的要求是一场军事变革。

  保持一种节奏——

  紧跟经济社会发展步伐

  胡锦涛总书记特别指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

  强调好字当头,“加快”二字更具深义。

  这说明,我们的经济社会结构已经进入急速调整阶段。这意味着,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紧跟形势应时而动。

  “要着眼准确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发展趋势,综合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明确改革方向,确定工作重点。”全国人大代表、武警广东总队政委亢进忠说。

  唐国庆代表在分析党和国家总体战略和工作大局后说,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服从服务大局,发挥优势,主动作为,多做贡献,同时也要抓住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好机遇,加快部队现代化建设步伐,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为核心,不断提高应对多种安全威胁、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

  “无论形势如何变化,采取哪种变革方式,唯一不变的是提高部队战斗力。”第二炮兵副司令员王久荣代表建议,“要把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能力作为深化军事斗争准备的根本着力点,坚持信息主导、体系建设、综合集成,统筹推进武器装备、战场建设、人才培养及作战保障系统建设,紧紧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创新发展,充分利用有限的国防资源和无限的社会力量,铸牢战斗力生成的“核心链条”。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