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受灾人口达908.1万 235.25万人饮水困难——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广西受灾人口达908.1万 235.25万人饮水困难
2010年03月26日 09:47 来源:广西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25日晚,自治区党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专题分析当前旱灾形势,对全区抗旱救灾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主持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要求,以更加强烈的责任、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务实的作风,组织动员全区广大干部群众,迎难而上,奋力夺取抗旱救灾这场攻坚战、持久战的全面胜利。

  会议指出,去年8月份以来,我区出现了罕见的秋冬春连旱。这种严峻干旱形势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目前,旱情还在往深度、难度、广度方向发展。深度,就是严重干旱、长期干旱并没有得到缓解,目前我区旱情等级已经达到严重干旱,其中桂西北达到特大干旱等级。截至3月25日,全区受灾人口达908.1万,因旱导致饮水困难的人口达235.25万。广度,就是受灾面积和人口还在扩大,干旱范围和影响还在扩大,抗旱严峻形势进一步加剧,人饮安全形势更加严峻。难度,就是由于久旱,灾区目前正面临水源断缺的困境。一旱多灾,还带来了高等级的森林火灾隐患。干旱与火险相互交织,使抗旱救灾工作开展更为困难。

  会议要求,全区上下一定要充分认识当前抗旱救灾面临的严峻形势,立足于抗大旱、抗久旱,紧紧围绕保生活、保生产、保稳定、防火灾的系统抗灾观念,做好最困难的打算,进行最周密的应对,采取最有力的措施,全力打赢抗旱救灾这场硬仗。

  一是高度重视,广泛组织动员各方面力量,全力投入抗旱救灾工作。特别是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对当前抗旱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及时做好各项抗旱救灾工作。目前,我区灾情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各地各方面纷纷对我区抗旱救灾给予了热心捐助、援助。截至3月25日,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我区社会各界共捐款1794万多元和捐赠价值450万元的物资。面对空前严重的旱灾,我们更要实行全区总动员,各级各部门都要紧急行动起来,广泛组织干部群众,全面调动各方力量,加大人力、物力、资金、设备、油料、电力等保障,继续做好人工增雨,保证人畜饮水安全。同时,动员社会各界献爱心,帮助灾区人民克服困难,使灾区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二要突出重点,更加关注特殊群体,确保人畜饮水安全。要不计成本、不惜代价,优先保证人畜饮水安全。确保灾区每人每天20公斤水,做到不漏一村、不漏一屯、不漏一户、不漏一人,防止出现盲点和遗漏。对大石山区、偏僻地区、学校等重点部位和老弱病残、五保户等重点群体,更要格外关注、格外保障,确保他们有水喝、有饭吃。

  水利部门要加强水源的调度,小水电站要把保生活放在第一位,人电争水时要先保人,该停止发电的要停止发电。

  三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彻底改变旱区饮水难、用水难问题。要迅速把资金、物资下达到旱区。一切都要体现出“快”字,以最快的速度,最短的工期,把水柜、水池、水塘、小水库建好,抢在雨季来临之前,让水留得住,需要水的时候用得上。相关部门要急灾区之所急,解灾区之所难,一定要让救灾资金、捐助和物资不折不扣地用在灾区,用在抗旱上。

  四要严防死守,坚决防止重大火灾事故发生。未来两三个月是我区春季森林防火最关键、最艰难的时期。在非常时期要采取非常措施,密切防范重大火灾事故发生。防止火灾方面要再动员、再部署,对重点部位、重点村寨进行排查,对重点林区要派专人看护,建立应急预案,保障物资和器械足额到位。要组织干部特别是村镇干部,进村进户,包村包点,执行严格的值班制度。各级干部要减少外出,减少会议,集中精力抗旱救灾,集中精力防范火灾。

  五要加强领导,强化责任,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进行。各级党委、政府要科学筹划,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对抗旱救灾实施强有力领导。特别是从自治区到灾区各市、县(区)、乡(镇),都要成立抗旱救灾领导协调小组,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具体负责、具体落实。要建立工作责任制,落实责任分工,对因失职造成损失、造成恶劣影响的,要严格问责。

  六要加大宣传力度,正确引导舆论,努力安定人心、坚定信心。要发挥主流媒体的作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组织媒体记者深入灾区、深入一线,进行全方位采访报道活动,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灾区群众的关心关怀,大力宣传灾区干部群众奋起抗旱救灾的好典型、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安定灾区人心,坚定夺取抗旱救灾全面胜利的信心。

  会上,凤山县江洲乡、东兰县、那坡县,百色市、河池市,自治区水利厅、民政厅分别作了情况汇报。(记者/罗侠)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