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旱启示:不要让“水利”变成“水害” ——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西南大旱启示:不要让“水利”变成“水害”
2010年03月28日 04:12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许多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工程,都被赋予了发电、供水等诸多功能,但“熊与鱼掌不可兼得”,许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实际上功能常常被单一化,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

  去年至今的中国南方大旱,暴露出两个问题:对广大农村最为重要的基础水利工程或年久失修,或投入不足;近年来大江大河上大量建设的水电工程与民争水,加大了水资源供求矛盾。

  把干旱全部归咎于天灾,是最省事最不负责任的做法。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眼下抗旱的问题,更重要的也许是对水资源战略和水利模式的反思与改进。

  中国南方总体上属于亚热带季风型湿润气候区,与年均降水量300mm、近半地区在150mm以下却是世界上农业最发达的以色列相比,我们的水资源条件和农业生产条件要好很多。

  中国是一个水利工程很多的国家,尤其是1949年以后,不同时期都伴随着大兴水利工程之风,目前已是世界上水库数量和规模最为庞大的国家之一。但已有专家指出,近三十年来,真正对于解决地域广阔的农村供水和农业用水的水利投入却处于恶化趋势,已有的工程系统大量病损,导致应对灾害的能力十分脆弱。

  近年来,相对于农村的基础水利工程备受冷落,大大小小的水电工程特别是动辄几十亿、几百亿的水电工程却备受各级政府青睐,在西南地区各流域遍地开花,如火如荼。个中缘由,不难理解。农村水利建设是长期利益,见效缓,对GDP贡献小、无财税之利、无政绩之显。而河流水力资源的出让寻租,和经营土地、矿产等公共资源一样,都是不断给政府带来利益的“摇钱树”。

  许多水电工程特别是大型骨干工程,都被赋予了发电、供水等诸多功能,但“熊与鱼掌不可兼得”,许多功能本身就互相矛盾,所以实际上功能常常被单一化,使水资源的供求矛盾加剧。

  例如,当西南地区众多的水利工程都是以发电为首要功能时,水库的“调丰补欠”就成为一种宣传的误导,由于电站水库的基本运行模式就是汛期泄洪、枯期蓄水,所以往往造成汛期洪峰加剧,枯期流量更枯的效果,在具有梯级水库集群的大河干流上,这种情况更为严重。

  2007年初,嘉陵江多个梯级电站的坝下都出现历史低水位、甚至人可涉水而过的状况,重庆主城区因取水困难出现危机,后责令上游水库放水才得以缓解。三峡水库在2008年、2009年两次试图蓄水到175米的过程中,都使下游出现罕见低水位,导致严重干旱。据2009年有关部门公布的数据,10月份三峡库区的平均入库流量为12500立方米/秒,而因蓄水下泄流量可低至6500立方米/秒,后为了缓解下游旱情,责令入库流量大于9500立方米/秒即按9500立方米/秒下泄,小于9500立方米/秒则来多少放多少,最终使三峡水库无法蓄水到175米。

  长江上游来水减少,也和上游主要支流乌江、嘉陵江、岷江、雅砻江已建成的梯级电站群蓄水有关。长江水利委员会有专家已指出,三峡水库以及湘江和赣江上游众多电站水库的蓄水,是近年来洞庭湖、鄱阳湖冬春季水荒的重要原因。而目前在乌江、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干流上,还有数量更多、库容更大的电站集群正在建设,一旦建成,长江流域冬春季的水荒将更为严重。黄河已有前车之鉴,当黄河干流上的水库库容远远超过黄河的年均径流量时,黄河断流就难以避免了。

  在上述情况下,我们是应该花相对较少的钱,去切实改善广大农村小型分散的水利设施,还是花更多的钱,不顾客观的水资源量,在大江大河建更多的大型、巨型工程,显然是值得思考的。

  □范晓(四川地质学者)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