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旱区水利失修调查:基层新修水利面临资金压力——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云南旱区水利失修调查:基层新修水利面临资金压力
2010年04月10日 02:04 来源:新京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3月30日,云南普洱云仙乡水务站站长欧学成看着几乎干涸的哑巴山水库,水库的管道已经堵塞。本报记者 陈宁一 摄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大旱中的云南,其实不缺水。

  在云南,看见的水不能用,“水在下面流,人在上面愁”,才是真正缺水的原因。

  以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为例,海拔2000多米,大普洱河和小黑江穿境而过。然而,几百、上千米的落差,让脚下的河水,很难饮用。

  “普洱的水资源利用率只有3.4%。”普洱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粟邦良介绍,这种水平一直低于云南全省平均水平。而数据显示,云南全省的水资源在全国排名第三,但利用率却只有6%,远低于全国总体利用率16%。

  云仙乡大普洱河水利用率很低,除去海拔高的原因,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河水泥沙含量大。正如村民所说,每次下雨,水带着泥土从山上冲刷而下。

  泥沙与云南主要的地形特征有关。

  “我们这历来是老旱区,喀斯特地质占了云仙乡60%以上面积,喀斯特特点就是地表蓄不住水。”云仙乡党委书记李建武说,喀斯特地形让整个云南省的水土流失也很严重。据统计,该省水土流失面积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35%,每年水土流失面积占全国流失面积1/10。

  地表水源枯竭可能与树种的变化有关。

  当地水务局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山中一种叫“水冬瓜”的蓄水树少了很多,山体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地表水枯竭。

  “水冬瓜”减少,是因为有的树种受到青睐。云仙乡林地79万多亩,思茅松和桉树两种经济林从无到有,现已占到了60%—70%的面积。这些树木可造纸或取脂,种植人员说,一亩桉树能带来成千上万元的利润,乡里农民总收入的15%来自种植桉树和思茅松。

  为农民创收的同时,这些树种也在大口大口地消耗土壤中的水分,因为它们有个称号———“抽水机”。李建武认为,这些可能会影响水源保护,但否认它们的种植是旱灾形成的决定因素。

  现实的选择

  云仙乡的五小水利工程,新中国成立之初打下基础,此后发展缓慢

  在专家与水利部门看来,解决农村用水困境的最好办法,就是大兴五小水利设施。

  据了解,云南省水利工程供水能力为153亿立方米,人均用水量只是全国平均水平的70%,工程性缺水是干旱最大的问题。

  普洱市水务局农村水利管理科科长李启林说,农村村舍、农田分散,不可能建大型水库;而喀斯特地貌无法蓄水,加上异地调水成本巨大,且影响生态等因素,五小水利变成了现实的选择。

  云南省农业大学水利水电与建筑学院院长龚爱民也认为,云南大型骨干工程覆盖面较小,五小水利更加灵活,而且小水利跟大型工程配合运作,可以增强蓄水功能。

  现实也证实了专家们的观点,新中国成立之初,云南便掀起了五小水利兴修的高潮。

  1958年,云仙乡桃子树村,一年建了两个小坝塘和许多小水窖。村支书沈有华记得,那时四个人抬着大木头夯实坝体,渗漏严重。

  而从1980年到1995年,村里又修了两个水沟、一个水池,“泥巴的,下雨就冲垮了”。

  此后,村里又修了小坝塘、小水池等工程,也告别了泥巴制造。村里现有60个小水窖、6个小水池、2个小坝塘,以及若干引山泉水的管道。

  村民说,村里水利主要基础是在第一阶段打好的,当时蓄水量已达28000立方米,而第二阶段只增加了2850立方米,现在蓄水量也只保持在3万立方米左右。

  此外,粟邦良介绍,由于地处边疆,考虑战略安全,国家起初对滇西南水利设施投入相对谨慎。加上国家主抓大型水利设施,小型工程由地方负责分工,云南农村地区小水利投入显得捉襟见肘。

  李启林介绍,现在省里每年会下拨六七千万元,市里自筹3000多万元。按照去年建成的2500多件小水利耗资2000多万元的比例计算,这些钱顶多能够修建不过万余件小水利。再加上需要修缮的小水利,真正落实的远没有计划的多。

  失落的小水利

  五小水利,配套不齐,管理不善,年久失修,大旱之年,无力抗旱

  “我们这一下雨就水土流失严重,不下又没有水用,下也不成,不下也不成。”沈有华指着坝塘说,“你看,泥沙已经堵掉两根灌溉渠道了。”

  云仙乡芒别组坝塘原有2万立方米的蓄水量,这个唯一的灌溉坝塘现在填高了三四米,蓄水量不到12000立方米。遇上大旱,基本丧失了作用,灌溉的近90亩田地多已荒芜。

  云南省水利厅一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很长时间,云南的水利设施是在吃老本,小水库几乎没有进行过修缮。结果1/4的乡镇政府驻地饮水困难。而有些地方的小水塘,不仅缺乏资金修缮,更没有科学管理,干旱来袭,比小水库干得更快。而小水窖在没有水源补充的情况下,更是毫无抵抗旱情的能力。

  粟邦良还认为,普洱甚至云南很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未发挥蓄水抗旱功能,与部分小水利承包到户有关。

  “有的坝塘承包给了个人养鱼,下游用水他不放,防汛排空坝塘,他为了鱼不干,水利设施起不到灌溉防洪作用。”粟邦良说。

  云仙乡桃子树村的情况,只不过是一个说明问题的案例。该村芒别组唯一的灌溉坝塘只修复过一次,现在又被泥沙堵上了。临近的老毕田组坝塘,“1958年建的,容量15000立方米,现在周围都是紫色沙石,填了3米了。”沈有华介绍,现在蓄水量只有原先的一半。

  而云仙乡黄竹林村哑巴山水库,因属于集体所有,责任不明,管理起来互相推脱责任,现在引水管被泥沙堵住。

  扩军的压力

  五小水利,有钱没钱都要做,有钱挖3米,没钱1米也要挖

  五小水利新建和维修,钱从哪来?

  大旱之后,桃子树村开会研究,想改造坝塘。清淤、筑坝,让人可取水饮用。但是,当计算下来需要近30万元时,村支书沈有华只能把希望寄托在“上面”的投入上。“我们希望上面能补助20万元,自筹10万元。”沈有华说。

  对于人均收入1100元的桃子树村村民来说,10万元可不是个小数。一听到集资,村民陈学仙首先想到的是去贷款。而老毕田组只剩下约40人,“他们认为没希望了,出去打工,集资更难。”沈有华说。

  对村民来说,如果修缮费用很高,那建坝塘成本则更高:从100公里外拉原料,折算下来,蓄一立方米水要400元。

  沈有华计划再次加高加厚一个可以惠及2个村组的坝塘,让其蓄水达到20000立方米,预算25万元左右。“这个工程两个寨子集资几万,剩下的希望上面补。”

  花钱太多,而覆盖面却不大。云南多山地,居民和田地分散,高成本建设的水利设施只能惠及一两百人。据统计,普洱市农村平均一件水利工程,只能惠及130人。李启林说,一件工程批不批,肯定要看效益,上报工程时经常很为难,因为别的地方动不动就惠及几千几万人。

  不管40个人还是400个人,沈有华只关心用水问题。村里拿不出钱,他只能不停地重复着:“希望上面支持,希望上面支持。”

  沈有华1992年走马上任当上村支书,这些年为村里争取到了2次近30万元的资金和物资修建五小水利。对他来说,最难的是让村民掏钱修建水利,所以他更愿意把希望寄托在“上面”。2009年,他向上级申请水利资金,“领导告诉我,资金实在紧缺,等明年再看,没想到一等却等来了大旱”。

  沈有华清楚,今年,有的地方所申请的工程效益大,上级部门会优先照顾他们,“桃子树村形势不妙”,但他说他仍旧会继续争取。

  其实,水利投资,哪里都缺钱。李启林说,2010年普洱计划建11900多件五小水利,要1.3个亿。从2010年到2015年,普洱市仅在五小水利方面需要资金,将从近1.3亿元递增至13亿元左右,资金压力巨大。

  4月8日,国家防总发布消息称,山区群众饮水仍面临困难,确保基本生活用水仍是首要任务。

  “有钱没钱都要做。有钱挖3米,没钱1米也要挖。”李启林说。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