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国旗低垂,为生命尊严肃立——中新网 - 闆风珶鎶骞冲彴
本页位置: 首页raybetapp2涓嬭浇 国内新闻
    羊城晚报:国旗低垂,为生命尊严肃立
2010年04月21日 15:08 来源:羊城晚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这一次的举国哀悼,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

  今天,4月21日,青海玉树地震第七日,这是一个空气中弥漫着悲伤的日子,这是一个庄重而肃穆的日子。

  今天,我国为遇难同胞举行全国哀悼活动,以国家的名义,向每一位不幸遇难的同胞表达哀悼,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致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国之兴也,视民如伤。”举国哀悼,这是国家对逝者的祭奠、对生者的告慰,这是国家的最高礼遇,这是最庄严的仪式。

  两年前的汶川大地震,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为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为自然灾害中罹难同胞降半旗致哀。

  在那一刻,我们读懂了生命的尊严,读出了国家对生命的尊重,也读出了一个国家的坚强和自信———举国悲伤的背后,站立着公民尊严;每个公民的背后,站立着整个国家。

  这一次,国旗再次为遇难同胞而降,同样深重的哀痛,但传递着更多的信心:这表明,国家对生命的尊重已经形成了制度性安排。如果说,2008年的哀悼日是一种突破,是对国旗法条款的激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十四条第二款明确写道,“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致哀”;那么,这一次的举国哀悼则是一种自觉,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众望所归,是政治文明的制度结晶。

  支撑这种国家哀悼的自觉的,是融入国家血液的生命至上理念。我们记得,从汶川地震到玉树地震,在灾难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国家就集结各种力量加紧救援,“第一还是救人”,“早一秒钟就可能救活一个人”“要切实解决好灾区学生复课问题”,“要加强对次生灾害的预防”……救援大军不舍昼夜的搜救,更进一步强调了尊重生命的深刻含义。玉树地区处于高海拔、高寒地区,缺氧、昼夜温差大,救援难度极大,不少救援人员因而出现强烈的高原反应,但他们“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用百倍的努力救人”,即便过了72小时黄金救援期,仍然最大程度地救人。无论竭尽全力救人还是让遇难者有尊严地安息,无论让灾区民众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地方住,对生还者用制度善意加以保障,还是加快步伐,有条不紊地进行灾区重建,所有这些都体现了对生命的呵护和尊重。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国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不仅唤起了国人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决心和信心,还势必更加激发国人的向心力和创造力,从而投入到整个国家的建设当中。在汶川地震中,国人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一次次迸发,凝聚力和向心力空前提升,在这背后正是因为国家对生命更加尊重。正如有论者所称,“一个能够出动十多万救援人员的国家,一个企业和私人捐款达到上百亿的国家,一个因争相献血、自愿抢救伤员而造成交通堵塞的国家,永远不会被打垮……”从汶川到玉树,不同的是地震的级别,相同的是众志成城,民族精神又一次得到彰显和发扬。

  尊重生命未有穷期,国家大爱没有穷期。在尊重生命的旗帜下,公民的各项权利都得到最大程度的捍卫,这个社会必然前途无量,国家所传承的价值一定亘古永存。玉树不倒,青海长青。让我们向每个逝者默哀,向生者致敬,让我们一起期待每个公民生活得更有尊严。 王石川

    ----- 国内新闻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