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 → raybetapp2涓嬭浇 → 国内新闻 |
近日颁布的《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再次提出要取消科研院所、学校、医院等事业单位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6月7日《新京报》)
行政化之弊,随口就能列出一长串。经多年改革,现在人们却仍不敢对“去行政化”抱太大希望,正说明阻力之巨,改革之艰。
任何触及既得利益的改革,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不过,阻力永远不是放弃改革的理由,而应作为推进改革的动力。如此,方能突破层层利益路障,指向改革核心的价值旨归。
多年来,高校内外对去行政化,并无一个统一说法,外界讨论也常常莫衷一是。若只停留于“取消大学(校长)副部级或厅局级”行政级别这样的浅表化争论,问题就变异了。去行政化,并非是说高校就完全不需要行政管理。而是说目前高校的运作,并不是由一所高等学府本身的学术肌理来维持,而是完全取决于一个脱离于学术自治体的教育长官的个人意志。而这,显然有悖真正的治学精神。
在这层意义上,去行政化其实就是“去官化”。官大一级压死人的行政模式,必须让位于高校自治模式。由科研和教学精英组成的高校学术共同体,才应是一所大学最核心最具权威的组织。否则,人大校长纪宝成所忧虑的——皓首穷经的资深教授、学界泰斗,被小处长像训孙子那样指着鼻子训的悲情与尴尬,就难以绝迹。
师道尊严,荡然无存。教育行政序列中年轻的处长厅长们,为何会对教授、校长颐指气使,没有一丝忌惮和敬畏?是因其学识德行高于后者吗?!长官们心安理得,就在于公共教育资源都被教育行政垄断,哪怕是部属高校,也得仰仗权力的惠赐。说高校行政化还算好听的,其实是衙门化、权力化。
当然,高校去行政化也是个系统工程。内部首先革新以行政权力为主导的评价机制和资源分配机制。逐渐向自主办学、学术自治、教授治校、学生自治等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靠近,外部则要重新调整高校与政府的关系、高校与教育管理部门的关系。理顺多方关系,减少行政掣肘,学术自治精神才能真正回归。
参与互动(0) | 【编辑:吴博】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