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代表委员回应热点 保障房既要建好更要分好管好

2013年03月03日 12:53 来源:半月谈网 参与互动(0)

  编者按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国改革事业站在了新的起点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把上任后的首次考察安排在了深圳——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并且宣示改革“要有新开拓”。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改革决心与民间的改革期盼相汇合,形成一股强大的改革推动力。

  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半月谈社情民意调查中心联合半月谈网举办了“我心中的改革期盼”大型调查。针对百姓关注的八大改革热点,编辑部组织多路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请他们对民众的改革期盼予以回应。

  老百姓的期盼、代表委员的回应,已经形成共识:政府部门,社会各界,乃至每个公民,大家都应该是改革的参与者,让我们手挽手共推中国改革向前进!

  在半月谈的问卷调查中,住房问题在百姓关注的八大改革热点中位居第二。经过紧锣密鼓的建设,从今年开始,全国各地保障房将迎来交付和入住高峰,保障房的加快入市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对此,接受采访的两会代表委员认为,保障房的公平分配与科学管理比建设更难,保障房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政策制定者、执行者都是新生事物,应以改革的思路去探索并完善保障房制度。

  保障房建设要防止结构失衡

  与保障房建设快速推进相对应的是,部分省市保障房出现闲置现象。来自审计署的数据显示,2011年河北、内蒙古、重庆等18个省(区、市)被审计的66个市县中,32个市县的1.46万套保障性住房闲置半年以上。如果大量保障房处于闲置状态,不仅会造成巨大的公共资源浪费,甚至可能使得我国现行的住房保障制度受到置疑。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杨宜新认为,住房问题涉及城市低收入群体、城市新群体、农民群众这三个方面,共性问题是供给不足,内容和表现形式各有不同。概括讲,就是城市低收入群体住房质量不高,城市新群体住房不足,农村住房配套设施不全。

  解决这些问题的战略基点是推进城镇化,根本途径是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方法是城乡统筹。政府要有改革的勇气,要敢于打破城乡要素流动的壁垒,高效合理配置建设用地和城市资金,依靠创新形成制度红利。

  全国政协委员、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认为,目前,我国保障性住房建设任务采取中央定规模、然后层层向下分解的模式,没有充分考虑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和对保障性住房的需求差异,形成最需要保障性住房的一些城市建设规模和可供房源不足、而不太需要保障性住房的城市有过量配置。

  而且,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标准由国家统一规定,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人们的居住习惯和居住要求,搞“一刀切”,导致有些地方(特别是县级城市)保障性住房适应性不足和闲置。

  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专家委员会成员、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张鸿铭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和参与保障房制度的设计与规划。他认为,保障房建设中最大的风险应是结构性失衡,由于缺乏基础数据,各地对各种保障房的需求无法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算,就会出现某类保障过剩,某类保障不足。

  因此,即便是总量达标,仍然无法满足保障需求。另外,保障房大多落实在偏远郊区,交通、购物、就业、教育等配套跟不上去,必然造成供应与需求脱节。

  公平分配是保障房的“生命线”

  如何使有限的住房保障资源公平、公正、公开地分配给低收入家庭,如何使享受了住房保障的家庭善用保障资源,是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中代表委员最为关注的焦点。

  贾康委员认为,公平分配是保障性住房的“生命线”,惟有公平方能使民生工程真正惠民生、得民心。防止分配不公一是应逐步建设完整的居民收入统计和住房信息统计系统,为准入与退出机制的设计与运行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二是加强保障性住房申请、公示、分配等环节的透明度,并实行动态调整与持续跟踪,做到全过程公开。三是加强全方位监督,逐步形成政府监督与社会监督、新闻媒体监督互补互动的良好局面,确保分配公平。

  要以改革的精神探索保障房管理机制

  “保障房的管理运营是世界性难题,大规模建设保障房难在资金和土地,分配难在公平、公正,管理运营则更考验政府部门的智慧和耐心”。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松江区委书记盛亚飞称,不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模式,给居民生活带来诸多问题,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又致使大型居住社区社会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保障房陆续投入使用,市政设施配套不完善,规划建设、后续管理等问题已经逐步显现。由于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物业服务企业普遍亏损经营,这两年各地不时出现物业公司“抛盘”、小区无人服务的事件,而对于保障房社区的物业服务来说,如果无法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样难以为继,物业服务水平难以提高,最终使住户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对此,杨宜新代表认为,保障房本身就具有福利性质,管理部门既要对物业公司给予扶持,又能以必要的手段敦促被保障者履行义务。一句话,管理部门要勤政为民,管理机制要健全、管理办法要有效、管理工作要到位。(《半月谈》2013年第4期,记者 魏宗凯)

【编辑:何敏】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