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月4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来自中国的两个新移民,来到高度都市化的新加坡十多年后,竟然在中年转行,和几名本地资深农业高手一起办起农场,种植蔬菜和蘑菇,当起农民来。农场引入高科技的种植和培育技术,使得“农民”在新加坡的概念,也注入了新的内涵。
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几乎没有农村,农业在经济中所占比重非常少,食品超过90%从国外进口。在这里工作生活将近15年的建筑工程师田建杰对这一切心知肚明,但他在事业面临转型的当儿,脑子里冒出的第一个想法,竟然是要在新加坡当农民!
刚开始,他甚至被自己的这个想法吓了一跳,可是通过调查分析,实地考察,回中国农科院培训,他越来越坚定地朝着自己的“都市农民梦”走去。
今年40岁的永久居民田建杰,祖籍中国河北,父辈是地地道道的农民。1995年,身为北京住宅总公司员工的田建杰跟随公司来到新加坡拓展业务,从此与岛国结缘。2007年,公司撤出本地,田建杰却留了下来,与几个从中国一起来的同事成立了私人建筑公司,继续在工地上摸爬滚打。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种危机感在田建杰的心中弥漫开来。“我切身地感受到建筑业越做越辛苦,相关政策一再调整,我们这种小型建筑公司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自己的年龄却越来越大,看来事业转型已经是势在必行!”
与田建杰有着相同事业轨迹的邬瑛,也感受到了这种压力。
今年42岁的邬瑛毕业于中国东南大学土木工程系,后来修读英国伯明翰大学的工商管理硕士。当初,她也是随北京住宅总公司来到新加坡,随后举家移民这里。公司撤走后,已是两个孩子妈妈的邬瑛因为家庭原因,没有再挪动,而是与同事田建杰合作经营起私人建筑公司。
如今,两个人都有转换跑道的想法:田建杰想在新加坡租块土地种植各种绿色蔬菜;邬瑛想种植物,搞立体绿化。于是,两个人一拍即合,开始找地点,选产品,一步步紧锣密鼓地实行起来。
结识热情忠厚的本地“农业人”
他们在新加坡农业较为集中的林厝港一带找到了合适的土地,也结识了一群热情忠厚的新加坡“农业人”。“新加坡农业人很实在,他们知道我们赚钱不容易,多次劝我们不要盲目投入,一定要先制定周详的方案。”邬瑛提起那些曾经帮助过她的农业人和农场主,一直非常感动。
土地问题解决后,田建杰发现在新加坡,土地租金、水电费、人工费等成本高,单纯依赖种植生长周期长、占用土地较多的绿色蔬菜,农场根本无法生存,必须在选产品和融入高科技上动脑筋、下功夫。
经过一段时期的摸索,田建杰和邬瑛决定种植芽苗菜和蘑菇。随即他们想到了2007年结识的有着丰富有机种植经验的本地农人林成树和林亚礼,以及对蘑菇培育很有研究的黄星迪。
新加坡小麦草和菌类种植专家 给予帮忙
56岁的林成树被业界人士称为新加坡的“小麦草之父”。他因为年迈的母亲患上癌症而开始关注小麦草,又因为在新加坡找不到味道甘甜的纯绿色小麦草,继而潜心研究小麦草的种植。
虽然后来母亲终是撒手人寰,没能喝上林成树种植的小麦草,但他和朋友林亚礼经过多年研究和实践,不仅成功种植出味道甘甜的纯绿色小麦草,而且在有机土的配兑和有机方式种植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今年48岁的黄星迪曾经是一名收入稳定的IT系统专家。由于家中亲友患了肺癌,他开始格外关注被认为对癌症病人很有帮助的菌类——“巴西蘑菇”。但是,当时巴西蘑菇多数控制在直销者手中,价格昂贵,很难多得。
他的亲友不久后离开人世,这让做了20年IT业的黄星迪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状态。“IT行业压力大,忙起来的时候三餐不保,我觉得有必要对现有生活做一个调整,可能是回归乡土的时候了。”
2004年,黄星迪辞掉工作,随外派上海的妻子一同去到中国。随后,他只身来到四川绵阳,找当地的蘑菇培育专家学习种菇,并与朋友搞起了蘑菇种植基地。直到2008年妻子结束了外派工作,他们才返回新加坡。
这时的黄星迪,已经是一个脑子里全是蘑菇培育和种植技术的菌类种植行家,而菌类种植似乎与他的生活再也分不开了。
机缘巧合,2010年初,两个一心想在新加坡当农民的中国新移民,与这群执著于有机种植方式的本地人走在一起。田建杰和邬瑛成立了绿然生态科技有限公司(Green Nature Ecological Technology Pte Ltd),并立志要在新加坡建立一个现代甘榜,闯出一片农业新天地。
科技农场充分利用空间 种植有机农产品
走进绿然生态科技农场,完全颠覆人们心中传统的农场概念。这里没有成片的农耕土地,取而代之的是类似于工厂一样的整洁厂房,智能化的环境控制技术,取代了传统的人工操作和经验判断,用电脑更加精确地控制着各类芽苗和蘑菇的发育期。
为了节省土地,田建杰运用曾经的建筑专长,在有限的培育房内搭建起多层立体种植架。在400平方米的常温培育房里,由上到下的可用空间内,同时种植着五层芽苗菜;有幕布遮挡的阴暗处,一排排的蘑菇正在默默生长。
在全面启用种植面积后,仅一个这样的培育房每天可向市场输出400公斤的芽苗菜和500公斤的蘑菇。而当四个12.5平方米的低温芽苗菜培育房全部投入种植后,每天可生产3000盒苜蓿苗、香椿苗、芥末苗、萝卜苗等活体芽菜。
“在新加坡,种植蔬菜的人越来越少,可供应的本地蔬菜更是少之又少,既然我们选择做,就要做真正可信赖的本地绿色蔬菜,无化肥、无农药、无激素。这是原则,也是我们朴素的农民理想。”田建杰和邬瑛为自己确立了明确的目标。
从国外引进过滤和杀菌等系统
为了保证水质的清洁,农场从国外引进了双重水过滤系统、紫外线杀菌系统和水的强磁化处理系统,过滤、杀菌、消毒后的水还要通过强磁处理,改变水的分子结构,促进矿物质元素的溶解,来帮助植物根系吸收营养。
为了避免污染,农场里杜绝使用一切清洁剂,而是采用电功能水的强酸和强碱系统,来进行物理消毒。通过电功能水发生器,把水电解成强酸和强碱两种水质,杀死栽培空间、器具和苗体上的病原菌,确保不会有任何污染和残留。
有了这些技术支持,让研究了20年有机种植方式的林成树和林亚礼更加如鱼得水。他们一边沿用着自己的有机土配方,一边结合新技术,并开始种植本地市场还没出现的活体芥末苗、香椿苗、芝麻苗等等,乐此不疲。
“田建杰和邬瑛在心态上接近本地人,他们是有理想有原则的人,我们很多理念相同,一起合作来建造模范农场,可以很放心。”林成树这样评价他的新移民合作伙伴。
在马国中央山脉 找到无污染木材木屑
负责蘑菇种植的黄星迪没有这么顺利,他利用本地木屑制成的蘑菇培育原料由于酸性过高,种出的蘑菇带有一种涩味和辣味,让他被迫放弃原有种植方案。后来他深入到马来西亚中央山脉去寻找真正无污染的木材和木屑,终于解决了这个难题。
为了保证原料合乎标准,黄星迪干脆把原料生产和养菌环节设在马来西亚,养熟后再运回新加坡来培育。现在,他的蘑菇种植非常成功,每有客人到访,黄星迪和田建杰都会兴致勃勃地当场做上一道素炒蘑菇,请大家品尝。
希望农产品走入百姓生活
如今,绿然生态科技农场已经初具规模,部分产品逐步投入到本地有机商店出售。田建杰和邬瑛聘请了本土的营销人员专职负责产品的市场推广,他们坚持农场运营的任何环节,都应该由最专业、最适合的人去做。
位于亮阁的日本超市MEIDI-YA最近就摆放了他们出产的葵苗菜、蘑菇等多种蔬菜,很受顾客欢迎。双方在2010年12月29日还签订了销售协议,让绿然农场的新鲜农产品能够直接在这家高档的超市中摆卖。
目前,公司也着手与其他超市洽谈,希望早日打开大众市场,让这些新鲜的绿色蔬菜尽早走入百姓生活,端上普通人的餐桌。
创业心得:
无论是两个事业转型的新移民,还是执著于农业20多年的新加坡人,他们共同拥有一个农民理想。田建杰说:“在新加坡搞农业不是没有出路,但也没有捷径,就是要脚踏实地去做,不能急于求成。”
执著:
正在为到访者榨小麦草汁的林成树说:“在新加坡,农业是寂寞的行业,在远离城市喧嚣的农场里与几个工人常年呆在一起。但如果你的兴趣在此,就会很享受,会因自己的一小步突破,欣喜若狂好几天,也会为有人分享和肯定你的种植成果,而感到满足。”
中年开拓:
无论是新移民田建杰、邬瑛,还是新加坡人黄星迪,或是研究20年小麦草种植的林成树和林亚礼,都是中年时从其他行业转向农业。40多岁的中年人重新转行,很多人持谨慎态度,毕竟处于上有老下有小的中间层,生活压力较大,输不起。
但邬瑛觉得,中年人有一定的阅历优势,一旦选定方向就会勇于尝试;再好的想法如果只是停留在想的阶段,也只是空想,实战才是最好的检验场。
勤于更新:
在农场筹备阶段,田建杰曾两次赴中国农科院实地学习,农场目前引用的多项技术也是他在与农科院博士就新加坡的实际情况深入讨论后,才决定引进的。
田建杰和邬瑛感受到了不断学习的乐趣,也品尝到了高科技的甜头。他们已决定农场运营平稳之后,要到农业发达的台湾和日本深入学习,把更多更好的技术和理念带回来。(徐鑫 李白娟)
参与互动(0) | 【编辑:王海波】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