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张迤婕筹到的10辆大巴,估计当天得有一半的人无法撤走,公众的焦急情绪很难稳定。随后两天,张迤婕继续帮助落实车辆,17、18日我们又各发了5辆。在车辆极度紧张的情况下,由于我撤离点车辆基本上能自给,不仅大大减轻了使馆和新泻总领馆调车的压力,我们还应岩手县撤离点的紧急要求,成功调用、支援了6辆,为整个撤离工作做出了额外的贡献。从3月15日到18日下午4点撤离点暂时关闭,我们连撤4天,共动用了35辆大巴,成功转移撤离了1800多人,这其中既有华侨、留学生、研修生,又有港台同胞、日籍华人和残留孤儿。几天来,张迤婕放弃自己所有的工作,从早到晚一直陪同、协助我们转移、撤离同胞。为此,她放弃了亲自陪同自己两个小孩撤离的机会,而是委托给友人带回国内,精神十分感人。
我们工作组的全体人员,在这次紧急行动中表现出了应有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精神。作为第一个工作小组,我们义无反顾接受艰巨任务,连夜直奔险象环生的重灾区,行前甚至来不及跟自己的爱人、孩子辞行打招呼;工作期间,我们要克服食物、汽油补给的困难,要承受无处不在的余震、核辐射的威胁;在4天的撤离工作中,我们不顾日本政府尽量减少室外活动、防止辐射沾染的劝告,冒着大雨和鹅毛大雪组织和安排同胞有序乘车,手脚尽湿;我们的孟庆华司机从东京到仙台连续开车19个小时,不叫一声苦;我们的未婚青年干部李洋主动请缨,到离辐射圈较近的女川町执行看望和解救研修生的任务;我们教育处的李春生、邓德英两位同志留学生工作经验丰富,发挥了骨干作用;我们的杜辉煌、朱峰两位司机勤勤恳恳,为后勤保障想了许多办法;我们每天无论工作多晚,都要开会总结当天工作情况,布置第二天的工作,同时坚持每天一个工作简报,有章有法,有始有终,及时、全面地向使馆汇报当天工作情况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我们7人不分司机、干部,关键时候发挥团队精神,主动工作,连续作战,通力协作,互相补台,为圆满完成任务做出了各自贡献。因为没有热水,从3月11日到18日前后7天,全体工作人员没能放松一次精神,没能洗上一次澡,没能吃上一顿热饭,向着生理和心理的极限挑战。当听到受到我们帮助的同胞眼含热泪高喊“祖国万岁”、“大使馆万岁”时,当馆领导给我们小组的评价是“工作悟性高、效率高、很圆满”时,我们觉得所有的一切付出都值得了。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