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煎包遍地开花
生煎包是上海市井小吃,现已在落户日本而且火的不得了。这两年,不仅生煎包专门店在日本遍地开花,还有人把改装汽车开到街头叫卖,更有人把煎炉搬到市民活动现场一显身手。
早在2006年,在东京都町田市仲见世商店街,就出现了一家生煎包店。老板娘是上海人,丈夫是日本人,夫妇二人在上海正宗的生煎包店学习过。那时候生煎包对于日本人来说还很陌生,起初没有几个人光顾,但不久生煎包就成为当地居民喜爱的小吃,此后小阳生煎在电视上也频频出现,很多食客品尝过生煎包后赞不绝口,并把感想写在网络上。现在,这个不足10平方米的小店,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客人,排队买生煎包的人已经成为商店街的一道风景。有时候生煎包供不应求,店里只能规定:在高峰期每人只可以买12个。
虽说生煎包前几年已经在日本各地零星出现,但是,遍地开花还是在近两年。仅在2009年12月,东京都就有三家生煎包店开业。12月1日,池袋永祥生煎馆开业。12月18日,自由丘大山生煎店开业。12月22日,大冢王朝生煎店开业。各家店均有自己的特色,自由丘大山生煎店柜台前能坐8人,还有3张仅能站着吃的小桌子,开店之初,食客要等上30分钟才能买到;池袋永祥生煎馆可以说是最被华人所熟知的店铺,位于池袋站北口,位置得天独厚,无论严寒酷暑均能看到排队购买的华人队伍;大冢王朝生煎店的店面氛围与众不同,主打品种虽是生煎包,但小笼包、萝卜丝饼、南瓜饼等也很有特色。
生煎包的魅力在2010年继续扩散。2月14,涩谷上海生煎馆开业。3月2日,中野生煎店开业。现在,在东京都,除了上述几家店,在上野、新大久保、吉祥寺等地也已相继出现了生煎包店。
生煎包的影响不仅在东京,在大阪、京都等地也广受欢迎。2009年12月18日,在大阪千林大宫开张的上海家庭料理“哗”的招牌美食就生煎包。2010年11月3日,上海生煎馆京都店在中京区开业。
有趣的是,还有人用改装汽车贩卖生煎包。这家叫“树苞”的移动小店经常出现在东京北千住站西口的本町中心商店街里,每周仅在星期一、星期六、星期日营业,从下午5点开卖,售完为止。
无论店大店小,各家生煎包店铺以4个或6个为一份出售,均价每个最高也不过100日元。一位日本人食客在品尝后感言:“薄薄的皮里包着满满的肉馅,咬一口,鲜美的肉汁涌出,底酥、皮薄、肉香,吃的时候感觉非常幸福。对于日本的物价来说,也不算高,至少比专程去上海吃便宜……”一位华人食客说:“吃生煎包不只是吃包子的味道。买了以后就端着、站着进食,这边吃着汤汁饱满的包子,那边听着师傅们说的上海话,真的让人觉得已经置身于上海的某条小巷之中。”
在大阪早市中消解乡愁
在大阪市鹤见区鹤门真市交界处,出现了中国人早市,每到星期日早晨这里会出现大批摊床,主要以食物商品为主。中国食品如干豆腐、豆腐脑、臭豆腐、酸菜、豆浆、腐乳、现炸油条、麻花、月饼、烧饼、香菜、小笼包、水煎包、东北芹菜、豆角、榨菜、芥菜咸菜、腐竹、葵花子、花生米、臭豆腐、老干妈辣酱、火锅材料、熏肚熏蹄、猪头猪尾、下水内脏、白鸡乌鸡、淡水鱼、中国罐头、蘑菇木耳、花椒大料五香粉。此外还有国际电话卡、国产DVD、VCD、CD碟、录像带、武侠小说、各种华文报纸应有尽有。
每到星期天早上,也会有一大批华人聚集在早市。早市在长100米的区域内,十余家露天商贩在纸箱上摆放着食品、电话卡等进行叫卖。其间中国话此起彼伏,基本看不到日本人的身影。
豆浆在这里尤其受欢迎。华人经营者齐先生经常去早市,在那里喝豆浆,吃油条。记者问齐先生:日本的超市里不是有卖豆浆的吗?您为什么还要特意去早市喝豆浆呢?
齐先生说:超市的豆浆和早市的豆浆可不一样,超市里的豆浆可没有咱们中国人自己磨出来、熬出来的豆浆好喝,那才是咱们家乡的原汁原味。
齐先生说:那里卖豆浆那几家的收入都很好,一个早晨差不多就能收入30多万。他们还卖中国的扒鸡、猪蹄等等。每次早市都有七、八千人到一万人光顾。
齐先生说,日本警察怕影响交通,几次想取缔都没能取缔。但是上届的大阪知事太田房江女士并不反对早市,她还亲自来过早市,也坐在豆浆、油条的摊位前,像中国人一样喝豆浆,吃油条。据说警察方面向她反映说,中国人早市有影响交通秩序之虞,而太田知事说,那你们就去维持秩序嘛。
中国人去早市,一是品尝一下原汁原味的中国风味,再一个也是大家解消乡愁的一次聚会,在那里,大家品尝着家乡的风味,说着中国话,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都会很快成为朋友,因此很开心。
最近,豆桨机也悄然在华人中流行。华人自己用新鲜的黄豆打出豆桨来,就着豆桨吃早点,似乎有了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有许多华人还利用豆桨机制作各种花样翻新的食品,如用黄豆、绿豆、蜂蜜制作蜂蜜养颜豆浆;用黄豆、黑豆、青豆、豌豆、花生米制作长寿五豆豆浆等。
在东京池袋的中国人食品店阳光城的楼上,也出售热豆浆和油条,华人在上面喝完原汁原味的豆浆然后下楼购买中国食品,总是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乡愁何处解,异国觅故园,在日生活日渐长久的在日华人,在一种深深的怀念中寻找,也在一种深情的回忆中开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