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歼6战机击落美机20多架无一损伤 被呼万岁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0月18日 16:14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0)
歼-6战斗机
歼-6战斗机

  2010年6月12日,国产歼-6战机正式退出空军编制序列。这种现代已经不先进的战机,为共和国天空忠实的守候了40多年,是真正的“空中老英雄”。作为在中国航空工业意义重大的战斗机型,有关专家甚至用“一个时代的结束”来形容“老英雄”的正式退编。

  歼-6的成长与发展

  歼-6型飞机是中国沈飞工业公司制造的单座双发超音速战斗机,也是第一种国产超音速战斗机。该机采用头部进气,后掠翼、正常式布局,具有尺寸小、重量轻、推重比大、机动性好等特点。机载武器有3门航炮,翼下可挂空空导弹、火箭、炸弹和副油箱等,适用于近距离格斗空战。该机在不带副油箱时,可以在该挂点挂载 50~250 千克的炸弹;或者利用机翼内侧挂点携带 UB-8-57 火箭发射器(苏联型号,国产型号不详),所用的57 毫米S-5K火箭弹为对地攻击型,S-5M 为对空型。苏联和大部分米格-19 用户均采用机翼后缘挂梁(位于主起落架舱后),而前民主德国和中国则采用了前缘延伸挂梁,并为整个歼-6家族所沿用。文革期间,中国空军为提高歼-6 的对地攻击能力,增设了外挂炸弹架,增强了攻击火力,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轰炸、攻击设备,歼-6作为一种前线歼击机,对地攻击能力并没有获得显著改善,歼-6的对地攻击能力相当薄弱,是一种只能执行简单对地攻击任务的歼击机。

  歼-6是根据前苏联米格-19仿制和发展的,1958年初开始研制,原型机于1958年12月首次试飞, 1960年投入批量生产。1964年,首批歼-6战斗机交付中国空军使用。1986年停产,生产总数达4000余架。是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中国空军的主力歼击机,可以用于国土防空和夺取前线局部制空权,亦可执行一定的对地支援任务。歼-6飞机结构简单、生产容易、造价低廉,有许多种改进型。该机有歼-6Ⅰ、歼-6Ⅱ、歼-6Ⅲ、歼教-6、歼-6甲、歼-6乙、歼侦-6等多种改型。

  歼-6的国内美誉与辉煌功绩

  从1964年歼-6交付空军使用到1986年停产, 歼-6在40多年的服役时间里,立下了赫赫战功。作为我国向高级机型过渡的产品,歼-6飞机非常适合我国国情,曾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装备序列中装备数量最多、服役时间最长、实战中击落敌机最多的国产喷气式超音速战斗机,成为我军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的主力战斗机。四个典型的战例足以说明歼-6的辉煌历史。

  空中擒“妖”。20世纪60年代初,国民党空军启用有“西方战略眼睛”之称的RF-101超音速侦察机(解放军飞行员称这种飞机为“妖中妖”(101的谐音))。歼-6服役后,担任起了擒“妖”任务。在擒“妖”作战中,我国飞行员高长吉驾驶歼-6首次击落国民党空军RF-101,也因此诞生了世界空战史上超音速条件下击落敌机的纪录。

  痛歼“笨贼”。航空兵1师中队长徐开通驾驶歼-6,击落被称为“笨贼”的美国BQM-147G型“火蜂”无人机。这是中国空军首次击落美国高空无人驾驶侦察机,它还创造了战斗机首次在平流层击落飞机的纪录。

  空中拼刺刀。中国海空军航空兵部队曾用歼-6挑战世界第一空军强国美军最先进的战斗机,其中就包括F-104战斗机。在战斗中,高翔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打掉F-104C的人,同时也创造了空战史上超音速战斗机开炮距离最近的纪录。这次战斗是真正的“空中拼刺刀”!

  南海驱“鬼”。1967年6月26日,在海南岛文昌县附近上空发现一架美F-4C战斗机(F-4是典型的第二代战斗机,绰号“鬼怪”)。飞行员王桂书和吕纪良分别驾驶两架歼-6飞机,在地面雷达的引导下,把握住机会,在敌机进入我领空的一刹那将其击落。

  歼-6飞机是我国空军、海军航空兵装备的主力,它的各种机型满足了我国很长时期内不同的作战需求,立下了汗马功劳。从1964年至1969年,中国空军、海军航空兵在我国上空共击落击伤美制无人驾驶侦察机、RF-101、RA-3D、A-3B、A-6A,以及性能优越的F-104C、F-104G和F-4B、F-4C等型号敌机20多架。真是奇迹!歼-6创造了全胜而无一损伤的历史纪录。它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取得了其他机型未曾取得过的辉煌战绩,曾经一度被人们喊为“歼-6万岁”。今天歼-6退役了,“万岁”就是人们对其最高的赞美。

【编辑:王金志】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