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国防民兵陆兰军一家三代33年坚守边防哨所
他不是军人,却常年巡逻执勤在广西十万大山深处的中越边境线上。
他酷似军人,为了边防的安宁,舍小家顾大家,22年坚守山头,无怨无悔。
他,就是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峒中镇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哨长陆兰军。
今年6月28日,陆兰军被表彰为“全国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0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广西军区联合授予他“爱国戍边楷模”荣誉称号。
一家三代人33年坚守边防哨所,传承着一个坚定信念——
“决不能把祖辈留下的基业守丢了”
陆兰军是追随着父兄的足迹来到边防哨所的。
33年前,尖峰岭国防民兵哨所在炮火中诞生。作为村民兵营副营长和支前模范,陆兰军的父亲陆之方临危受命,成为哨所第一任哨长。
父亲给了儿子最初的启蒙教育。父亲在炮火硝烟中执勤巡逻、弹坑旁站岗放哨的身影,镌刻在了陆兰军的心底。从此,“守边卫国”的信念,在他脑海里渐渐由模糊变得清晰、由寻常变得神圣起来。
3年后,患上严重风湿病的父亲走不动了。陆兰军刚从部队退伍的二哥陆兰廷,接过父亲手中的枪,成为尖峰岭哨所第二任哨长。这一干就是14年。
1996年,陆兰廷工作调动,镇人武部考虑到尖峰岭哨所责任大,条件艰苦,决定把在围胆国防民兵哨所守边6年的陆兰军调到尖峰岭哨所,任第三任哨长。
上任那天,腿脚不便的老父亲坚持将他送到哨所,看着他从二哥手中接过防务图和钢枪,说了一段让他铭记一生的话:“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我和你二哥在山上守了17年,传到你手里,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父亲一席话,交给了他如山的使命。为了尽快熟悉情况,陆兰军带着卷尺,扎上绑腿出发了。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把防区内24.5公里的边境线走了10多遍,对26块国界碑量了再量,对边境线上的一草一木记了再记。几个月后,就是闭着眼,陆兰军也能丝毫不差地走完边境线;只要看一眼,就知道界碑动没动。
如果说当初上哨,只是出于不能辜负了父兄的托付这样一种最质朴的感情,那么,让陆兰军一年一年坚持下来的,是这条边境线传达给他的一种神圣和使命,是对祖国的忠诚,是对国土的挚爱。
一次,邻国边民准备在某号界碑附近修一条百米长的羊肠小道,越过我边界3米。“别说是3米,就是1毫米也不行!”陆兰军当即带领哨兵,依据相关法律条款,及时阻止了这起越界事件的发生。
渐渐地,陆兰军愈发觉得自己干的工作了不起。他说:“我们壮族有句‘放羊人不能丢了羊’的俗语,作为一位哨长,我决不能把祖辈留下来的基业守小了,守丢了!”
“人在哨所在!”多年来,哨兵们换了一批又一批,陆兰军却用铮铮誓言把自己铆在了哨卡上,长年累月不知疲倦地奔波在人迹罕至的边境线上,精心呵护界碑,守卫着祖国的神圣领土。
防城港军分区政委蔡高才告诉记者:“其实,陆兰军从未孤单过。2003年,他的侄子陆永兴来到哨所,成为他们家的第三代哨兵。哨所设立33年来,陆兰军所在的尚义村400户人家中,已有350人来当过哨兵,其中坚守5年以上的就有220人,坚守10年以上的有1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