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钓鱼岛问题加速美国实行重返亚太战略
近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主权之争降至冰点。日本政府不负责任的言行是造成这一问题持续升温的直接原因,但美国口头中立和行动偏袒日方的态度也或明或暗起着一定的作用。从更深层次看,日美两国之间越来越深的同盟关系,以及美国实行的重返亚太战略都与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历史与现实中的“铁杆”盟友
日美同盟源于日本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列岛位于亚洲大陆东岸外的太平洋上,在西方学者眼中,日本扼守着东北亚陆权国家通向太平洋的重要通道,是抵御陆权国家东扩的桥头堡。
在现代地缘政治中,日本九州岛、琉球群岛是第一岛链的组成部分,其北海道、本州岛、小笠原群岛又是第二岛链的组成部分。因此,作为西太平洋地区举足轻重的一颗“棋子”,日本天然地成为西太平洋地区陆权与海权国家对抗的焦点。
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因“脱亚入欧”战略取向所形成的侵略本性,造成了其与亚洲邻国地缘政治关系的长期紧张,也使日本倾向于同域外的强国结盟。日本从近代开始先后缔结了日英同盟、日俄协约和德意日三国同盟。三次结盟的共同特点是都与欧美强国结盟,而与亚洲国家为敌。
东亚地缘政治环境、日本地缘战略取向、日本国力的结构性缺陷和日本文化的亲欧美倾向等多种因素,使日本成为亚洲最具对外结盟“偏好”的国家。而从二战结束后保持至今的日美同盟,也是这种政治传统的延续。
日本对美战略地位重要性的体现始于冷战,尤其是朝鲜战争的爆发,凸现出了日本对美全球战略在亚太地区的支撑作用。日本则是出于重建的需要确定了自己“亲美”的战略取向。1951年,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条约》,日美同盟的序幕就此拉开。美国不但承担了日本的安全与防务,更是将其作为在亚洲地区对抗苏联社会主义阵营的重要一翼。
1960年1月19日,美日重新签订了《日美共同合作与安全保障条约》,日本地位被抬升至“同盟”,开始分担美国在亚太地区的防务责任,两国正式联手对抗苏联。日本此时对自身的定位也逐渐明晰,由最初的被动依靠美国逐步向主动投靠美国转变,甚至提出充当西太平洋的“反共防波堤”。上世纪80年代初进一步提出成为防止苏联向西太平洋扩张的“不沉的航空母舰”。
苏联解体后,日美同盟关系一度进入“漂流”状态。但在上世纪90年代后半期,面对中国的迅速发展,两国又一次找到了新的共同目标——遏制中国。1996年4月17日,美日签订《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明确日美同盟的新作用是共同保卫日本和应付日本周边事态。
从日美同盟形成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同盟是建立在稳固的双向需求基础上,两国属于相互利用的共同体。而在当前的现实环境中,这种需求就更为强烈了。
从全球战略环境来看,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大大削弱了美国对欧洲事务的主导权和控制权,迫使美国将战略重心由欧洲转向亚太地区。2011年,美国开始高调提出重返亚太战略,其主导亚太、应对中国的意图十分明显。日本正是这一重心转移最佳的落脚点,美国需要日本助其顺利完成新的战略部署。
同时,日本面对的现实环境也需要稳固的日美同盟作其强大的后盾。除了与中国的钓鱼岛主权之争,日本当前还面临着日俄北方四岛、日韩独岛等诸多主权争端。仅凭一己之力,日本难以应对。正是有了美国这个“靠山”,日本才能以“自卫”为名不断扩军增容,在近年的岛屿问题处理上态度也日趋强硬。
曾在今年4月至7月担任日本防卫大臣助理的日本帝京大学教授,也是自民党国家战略本部成员的志方俊之在其撰写的《日本的国家安全战略》一文中对日美同盟的地位和方式有着透彻的分析。他认为,“日本的国家安全保障应以日美安全保障为基石,日本应发展以美日防务合作为前提的自卫力量,追求美军为矛、自卫队为盾的责任分担,认清驻日美军起着维护亚太地区稳定与繁荣的作用,支援美军在亚太地区的前沿部署。”
长期以来,驻日美军虽然因个别官兵军纪败坏在日本民众心目中造成了恶劣影响,并招致日本民众强烈反对,甚至连日本地方政府也时不时在驻日美军基地搬迁和建设问题上表达强硬态度。但应该清醒地看到,这些话题的炒作更多属于日本民族情绪的宣泄和释放,一旦触及日美同盟的根本利益,这些就都不是问题了。
苦心经营的驻日美军基地
美国对日本战略地位的高度重视,最集中和具体的体现就是战后驻日美军基地的建设。
经过长期苦心经营,美军在亚太地区构建了以东北亚基地群、东南亚基地群、关岛基地群和澳大利亚基地群4大基地群为支撑的军事基地体系。其中,东北亚基地群最为重要,而东北亚基地群又以驻日美军基地为主体。
从总体上看,驻日美军基地不但数量多、功能全,而且部署的兵力规模大、作战能力强。2011年年底美国防部公布的《2011年度基地结构报告》显示,驻日美军有空军基地35个、海军基地38个、海军陆战队基地21个、陆军基地15个,基地总数为109个。其中,起骨干支撑作用的大中型基地有14个,最具代表性的包括:部署“乔治·华盛顿”号核动力航母的横须贺海军基地、部署V-22“鱼鹰”的普天间陆战队基地、可部署F-22“猛禽”的嘉手纳空军基地。
以形成体系的驻日美军基地为依托,美日的军事合作也越来越实。1997年9月,两国重新修改了《防卫合作指针》,提出美日“平时合作、日本有事时合作和发生周边事态时合作”的三大合作机制。其军事合作最集中的体现就是两国共同举行的联合军事演习,这也是宣示两国密切同盟关系的最佳方式。
美日联合军事演习始于20世纪50年代,演习的类型和数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多,到现在已增至16种之多。如代号“山樱”、“北风”和“东方盾牌”的美陆军和日陆上自卫队联合演习,代号“森林之光”、“铁拳”的美海军陆战队与日陆上自卫队联合演习,代号“对抗北方”的美空军与日航空自卫队联合防空演习,代号“利剑”的美日联合演习。这些演习在内容上既有指挥所图上演练、计算机模拟推演,也有实兵对抗。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美日联合演习课目的进攻性越来越强、演习范围越来越广,针对中国的指向性也越来越明确。
近日备受关注的美日联合演习就是年度例行的“利剑”演习,演习内容包括两栖登陆、空中远程对海攻击、防空压制等现代登陆作战课目。此系列演习的目的是加强美日对“西南诸岛”的攻防,向外界释放了日本在“视为必要”的情况下可能使用武力解决岛屿争端的危险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