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中国“北极”梦想 被误读为巨龙对北极的野心(2) 查看下一页

2012年12月12日 16:53 来源:环球时报 参与互动(0)

  按规矩办事,还是野心勃勃

  SIPRI关于中国北极的报告总是能引起国外的关注。今年的报告《China’s Arctic Aspirations》被一些外国媒体翻译成《中国对北极的野心》。《环球时报》记者特意与报告作者之一彭竞超核实,他认为“Aspirations”还是应翻译成“期许”或”期望”。日本《产经新闻》在谈及这份报告时称,“中国故意表现出低调,实则虎视眈眈,欲获取相关权益”,中国对北极的野心除加强与瑞典等国外交关系外,还通过企业参与冰岛等国的开发、租赁朝鲜罗先港等。德国《巴登日报》近日在报道该报告时说,中国看上北极宝藏,要在全球气候问题上掌握发言权,想做北极勘测的领导者。德国媒体还提到,中国2014年将拥有第二艘破冰船,届时北极将成中国最重要的外交选题之一。

  类似论调此前就不少见。《纽约时报》今年9月刊登题为“北极融化,北极露富引发竞争”的文章称,中国已成为北极地区极具进攻性的参与者,已引起西方强国警觉。路透社11月5日曾报道说,“中国幽灵”参与格陵兰岛北极争夺战。英国铁矿公司计划招聘中国工人在此开矿,格陵兰岛的5.7万人口将增加4%,其原始地貌和接受欧洲统治了数百年的生活方式都将受到威胁。丹麦统治下的格陵兰岛的官员很希望该岛成为中国踏上北极的一块踏板。但有欧盟官员逼迫格陵兰岛政府限制中国人开采铁矿时,遭到岛上官员拒绝,他们认为,“现代贸易准则不允许这样做”。

  林达是芬兰人,在中国有20年工作和生活的经历。林达认为一些国外媒体看起来对这份报告的引述不够准确。林达说:“我在报告中很清楚地写到,北极不是中国外交政策优先考虑的重点。”她还强调:“在中国坚定捍卫自己所认为的南海主权时,可以预计中国会同样尊重北极国家的主权。”

  谈到中国商人黄怒波在冰岛投资开发旅游业几次遇阻的事情,林达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从历史上看,所有崛起的大国都会引起其他国家的忧虑,因为没有人能确切地知道中国有一天将怎样使用她的权力。中国商人希望投资冰岛引发的一些忧虑,也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但林达强调,没有任何证据说明中国要“占领”北极,根据中国过去30年的外交政策,实用主义考虑将是中国北极政策的主要驱动力。因此可以推断,当冰层融化到可以合理开发资源的时候,中国可能预期大量投资合作开发项目,例如和俄罗斯或加拿大。林达认为,中国被看成是极地科研能力非常强的国家之一,但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大部分极地资源都是支持到南极考察而不是北极。

  中国学者也对SIPRI关于中国北极的报告很重视。中国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惠根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中国的确非常重视极地考察和研究,但没有把北极的资源作为主要考察对象,现在出现各种议论更多的是媒体的猜测和警觉。杨惠根说,中国对南极的科考计划更加宏大,这与南极是没有主权国家的地区有关。众所周知,北极属于有主权国家的地区,中国很清楚不能到这些国家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里去调研。真正意义上的北极公海非常小,而且是有海冰覆盖非常厚的地方,中国的雪龙船无法到达。

  “中国利用北极航道的努力是完全合法的。”国际上也有很多这样的声音。俄“论据网”近日在题为“中国在北极:俄罗斯的盟友还是对手”的文章中称,北极的争夺战确实存在,但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哪个国家有能力在北极复杂条件下单独开采资源,近几十年内,北极不会发生任何严重冲突。奥地利《新闻报》以“新兴世界大国———中国希望在北极地区的发言权”为题说,北京的“北极外交”显得安静、谨慎。印度和平与冲突研究所学者巴夫纳·辛格近日也撰文说,北极成为中国的下一个战略前沿,但中国破冰船只负责极地探险,没有军事用途,而就在北极进行科考而言,韩国才是支出最大的国家之一。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北极问题专家迈克尔·拜尔斯认为,“中国在北极地区正按规矩行事,中国人只是想赚钱”,中国申请获得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国地位是合理要求,就连波兰、西班牙等距离北极遥远的国家均已获此地位。成立于1996年的北极理事会包括俄、美、冰岛、瑞典、加拿大、丹麦、芬兰、挪威8个成员国,有英、法、德、荷兰、波兰、西班牙6个永久观察员。今年已有芬兰、冰岛、瑞典等国表示支持中国成为北极理事会永久观察员。杨惠根认为,中国应从维护人类共同遗产的角度参与北极事务,因此,中国应该有一定发言权。

【编辑:陈海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