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3代弹射座椅大量服役 与国外比差距大(图)
2012年12月18日 16:24 来源:中国航空报 参与互动(0)
弹射救生技术的回顾与展望
回顾
自1783年人类第一次实现气球载人飞行后,就产生了航空应急救生问题。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首次实现了动力飞行以后,在飞机失事时,如何挽救飞行员的生命便提上了议事日程。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约有800名气球观测员从失事的气球上跳伞获救。第二次世界大战中,降落伞已成为军用飞机必备的救生工具。
随着飞机飞行速度的不断提高,只靠飞行员的体力爬出座舱跳伞逃生越来越困难。当飞机飞行速度达到和超过500千米/时,飞行员必须借助外力才能应急离机救生。
二次世界大战快要结束时,德国首先把弹射座椅用作军用飞机飞行员的救生工具。弹射救生技术从上世纪中期开始应用于军机,到目前为止,已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第一代弹射座椅:弹射座椅发展的第一阶段大约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座椅为弹道式弹射座椅。它主要解决了飞行员在高速条件下的应急离机问题。如英国的MK1、MK5,苏联的米格-15、米格-17飞机上的弹射座椅等。
【编辑:张志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