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军区某集团军特战连长:拔枪到射击不到1.2秒(2)
军人只有两种状态:打仗和准备打仗
从土耳其学习归来,刘珪被任命为特战旅二营一连连长。
刚当连长的刘珪第一次组织连队5公里武装越野训练,发现有的战士抄近道,有的水壶里不装水,有的防毒面具不带滤毒罐。过后不久,他把连队拉到一条直直的县道上——这次,爱抄近路的战士落到了后面,水壶没水的渴得嗓子“冒烟”,没带滤毒罐的通过“染毒地域”时呛得直流泪。
“军人的状态只有两种:打仗和准备打仗。训练场可以抄近路,但战场没有近路可抄。”训练结束讲评,刘珪语重心长,“少跑一米,子弹就会追上你!丢弃一个滤毒罐,就是丢弃生存的希望。”
2009年底,一连参加全旅5公里重装越野考核,队伍刚要出发,却被刘珪叫停:“全部回去,换作战靴!”考核结束,向来“领跑”的一连丢了冠军。大家把怨气纷纷撒到鞋子上:“要不是连长让我们穿作战靴,保证能拿第一。”
迷彩鞋轻便灵巧,作战靴沉重坚硬。一名老班长向刘珪提议,像5公里越野这样的训练,还是换回迷彩鞋。一向倡导军事民主的刘珪却不容商量地拒绝:“打仗穿什么,咱们训练就穿什么。”
老班长觉得有点委屈:“你是连长,听你的!”刘珪回答:“错!是听战场的!”
3个月后,旅里组织战备拉练,途中突遇大雨,山路泥泞,其他连队官兵连连滑倒,有的通过荆棘地时还被扎伤,只有一连的官兵走得稳稳当当,第一个到达指定地域。
在刘珪的带领下,一连官兵不仅穿鞋与众不同,就连打靶射击也显得颇为“另类”。射击考核,战士们一路搜索到靶壕边上了,却找不到一个目标。
靶都没有,还怎么考?大伙儿一琢磨,可能是考核保障出了问题,一个个背着枪返回集结地域。
“零分!”刘珪判定。“靶都没有,怎么打?”有人不服。
“顺我手指方向看。”刘珪指向靶壕侧后方的灌木丛,里面隐约露出3个半身靶,有的还是“侧身”,不细瞅根本看不到。
“打靶训练又不是找靶训练!”
“敌人会老老实实地站在正前方给你打吗?把敌人想得太简单,你就太简单了。”
重新考核,刘珪带领小组队员突入射击地域,抬手就是一枪,草丛中弹出来的靶标应声倒地。紧接着,山包后、小树旁,不时出现靶标,刘珪左突右闪,又将5个隐蔽靶逐枪放倒。
训练场是战场的预演,未来战场上的对决,往往在训练场上已经分出了胜负。对于特种兵而言,训练上的每一个细节,不仅影响成败,甚至决定生死。
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刘珪对官兵们细节的要求近乎苛刻:潜伏训练,每名官兵侦、吃、住、藏范围不超过5平方米,粪便、尿液不能留下任何痕迹;狙击手击发后不可急于下一次射击,要间隔10秒,这样既便于隐藏自己,又可让枪管冷却,提高射击精度;子弹袋、背囊上外露的背带必须用胶布缠住,避免挂到树枝留下行动痕迹……
一位将军如此感慨:在一连,处处都能闻到打仗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