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红军干部团:浴血长征路的“御林军”(3)
二打遵义城
1935年2月9日,中央红军各路人马刚在滇东北“鸡鸣三省”的扎西小镇完成集结,敌孙渡、周浑元纵队和川军潘文华部便从南、北、东三个方向逼近而来。
此时,中革军委发现黔北敌军兵力空虚,随即挥军东返,意在再占遵义,争取战略主动。
2月18日傍晚,丁秋生带干部团一营为中革军委担任警戒,由古蔺境内的太平渡口乘坐木船二渡赤水,重新进入贵州。
24日,红一军团夺占桐梓;25日晚,红三军团攻克川黔交通要道上的天险娄山关,打开了通往遵义的北大门;27日,红三军团击溃黔敌王家烈部对娄山关的反扑后,一直对敌紧追不舍,直至遵义城下。28日凌晨,红军二占遵义城。
就在红三军团追歼溃敌的那天下午,从良村进抵桐梓城的干部团,奉命留下“上干队”担任城区警戒,其余4个营马不停蹄地继续向遵义疾进。
次日清晨,红军主力与蒋介石嫡系吴奇伟部第五十九、第九十三师,以及黔敌王家烈残部2个团,在遵义西南郊展开激战,反复争夺老鸦山、红花岗。
老鸦山是俯瞰遵义城的主要制高点,控制它就掌控了战场主动权。
张宗逊、黄克诚率红十团一个猛攻就冲上了老鸦山,但却很快被敌第五十九师反扑下来。红十团调整兵力后,又以一轮更猛烈的攻击夺回老鸦山,并随即转入防御。
双方这样反复拼杀到中午,张宗逊见敌五十九师队形混乱,有撤退迹象,便率红十团主力乘势追击。不料,敌师长韩汉英仗着人多势众,迅速调整兵力反击,打了红十团一个措手不及。混战中,张宗逊腿部受重伤,团参谋长钟伟剑牺牲。
下午,敌第五十九师重新反扑老鸦山时,整个山头阵地上,只剩黄克诚带着一挺机枪两个班在苦苦坚守。
就在这情势万分危急的时刻,陈赓带着干部团赶到了。
丁秋生后来回忆说:“从27日傍晚到28日傍晚,整整一昼夜里,我们干部团4个营走了130多里蜿蜒盘旋的山路,几乎粒米未进。许多人都和我一样,累得腰都直不起来。但干部团战士都是连排干部,个个懂军事,人人会打仗。一看阵地上那情景,他们就知道是胜败瞬间的当口,不等下命令,就知道这仗该怎么打。我一摆手,战士们便忘记了饥渴疲乏,呐喊着杀上去顶着敌人打,一下就遏制住敌人的攻击势头。”
打了没多久,林彪带着红一军团从敌后路包抄上来。敌吴奇伟的两个师阵脚一起乱了,拔腿就往回跑。军队一旦溃退,便如覆水难收。红二团和红四团如饿虎般扑上去,一口气撵出50多公里,在鸭溪南边的乌江大渡口将敌大部歼灭。
至此,红军在二打遵义中共歼灭国民党中央军2个师、黔军8个团,俘敌3000余人,是中央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一次胜利,打乱了蒋介石的围追堵截计划,极大地振奋了全军的士气。
得知红军再占遵义,蒋介石以为中央红军将在黔东北建立根据地,急忙飞到重庆座镇指挥。他亲自部署兵力,调整作战计划,企图围歼中央红军于遵义、鸭溪的狭小地区。
刚刚担任中革军委前敌司令部政委的毛泽东决心集中3个军团及干部团,歼灭进至仁怀鲁班场的敌周浑元部。然而,该部3个师依托有利地形,已挖壕筑垒,完成防御部署。红军3月15日拂晓发起攻击时,遭敌猛烈抵抗。上午10时许,四五架敌机也赶来参战,低空轰炸红军阵线。战至天黑,红一、红三军团仍啃不动周浑元的3个师。
当时,干部团除“上干队”在几天前被周恩来派往茅台镇架设赤水河浮桥之外,其他4个营都作为预备队归红一、红三军团组成的右翼纵队指挥。当晚,干部团接到命令,准备投入战斗。
此时,鲁班场作战态势进一步恶化。前敌司令部情报获悉:援敌第一纵队已进至枫香坝,距鲁班场不到50公里。为免遭敌南北夹击,前敌司令部命令各军团撤出战斗,连夜北上,由茅台镇三渡赤水。
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令各部火速向川南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古蔺地区。
然而,21日中午,待敌人各路“追剿”部队疲惫不堪地进入古蔺、叙永地区后,中央红军突然折而向东,四渡赤水,南渡乌江,把几十万敌军甩在身后。
自老鸦山争夺战之后,干部团一直没有作战任务,就是护卫着中革军委,跟着毛泽东一个劲地走:西渡北盘江,穿越乌蒙山,进抵云贵高原的寻甸、嵩明地区。
这段日子,毛泽东几乎总是与干部团一起行动,在敌几十万重兵的包围圈里,他从容若定地率领中央红军忽南忽北,时东时西,纵横于川黔滇边,穿插于敌重兵集团之间,迷惑调动敌人。
4月29日,中革军委指示各军团“应利用目前有利时机,争取迅速渡过金沙江,转入川西消灭敌人,建立起苏区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