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战在西班牙:“国际纵队”里的中国人(图)(3)
浮出水面
1988年,邹倪夫妇开始了对中国老战士的寻访之旅。这年,西班牙举行世界各地老战士重访西班牙活动。邹宁远随林肯旅的老战士们来到西班牙。活动中,邹宁远遇到一个日本摄影队。日本摄影队此行的目的是给国际纵队中唯一的日本队员——白井拍摄纪录片。“虽然只有一个日本人参加国际纵队,但日本非常重视,不但为白井写过好几本书,还要拍纪录片。相比起来,我们中国人参与国际纵队的事迹却无人提起,这太遗憾了。”邹宁远感慨万千。
回到美国后,在一次林肯旅老兵的聚会上,邹宁远向老兵们公开征集中国志愿者的信息。“当场就有两个老兵说他们知道中国人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事。”邹宁远说。
邹倪夫妇很快根据会上获得的消息,找到了住在纽约的老兵格雷伯。1936年,格雷伯正在读大学,得知希特勒和墨索里尼大举进犯西班牙,便和朋友一起参加了美国的国际纵队。不久,格雷伯和同伴被送到法国边境的一座小城。
西班牙内战爆发的头一年,每天都有几百名像格雷伯这样的志愿者从世界各地汇集到法西边境。他们有的是通过世界各地的共产党组织,有的则是以个人名义只身前往。由于当时法国已明令禁止志愿者跨越边境进入西班牙参战,来自世界各地的志愿者们只能从法国边境翻越比利牛斯山脉,偷渡到西班牙。格雷伯告诉邹倪二人,为了躲避法国哨兵的巡查,他们都是夜间翻山。一路的行程艰辛又危险,大山一座挨着一座,似乎永远爬不完。格雷伯回忆,许多三十岁以上的人,半路就爬不动了,有的只好打了退堂鼓。通过一夜的跋涉,次日清晨,志愿者的双脚终于踏上西班牙的土地。“20多国语言齐唱《国际歌》,就像亲兄弟一样。这是我一生中最激动的时刻,以后再也没有这种体验了。”事隔多年后,格雷伯这样对来访的倪惠如和邹宁远说。
格雷伯进入西班牙的路径,几乎是每个加入国际纵队的志愿者必经之路。进入西班牙后,志愿者们被安置在马德里东南方的小城阿尔巴塞特进行整编和训练。这里便是国际纵队的总部。由于国际纵队队员来自50多个国家,语言成为一个大问题。为了方便沟通,国际纵队按照队员们所操语言,把他们分成几个支队。
西班牙内战由佛朗哥率领的西班牙驻摩洛哥军队发动。在德国运输机的帮助下,佛朗哥麾下的几千名士兵被迅速运过海峡,占领了塞维利亚。战争开始后,佛朗哥叛军一路北上,直取首都马德里。对于双方,拿下马德里都具有极强的象征意义。“保卫马德里”成为西班牙内战开始阶段最重要的战役。
从当年西班牙选举的分布图可以看出,马德里身陷右翼势力的包围圈。西班牙共产党著名女领袖“热情之花”伊巴露丽,提出“不准他们(法西斯)通过”的口号。不过,面对佛朗哥的大兵压境,马德里市民仍不免惶恐。就在情势万分紧急时,一支陌生的军队出现在马德里街头。他们迈着整齐的步伐,头戴钢盔,抬着机关枪,威风凛凛。有的马德里市民以为这是苏联派来的援军,率先喊起“俄国人万岁”。其实这支队伍是刚刚组建的国际纵队第11支队。
国际纵队在距马德里不远的大学城设置了第一道防线。英国作家文森特·布罗姆在《国际纵队》一书中这样描述大战前的大学城:
街道上有许多壁垒,看不到私人汽车,全部出租车都被征用去作军事运输了。所有的食品店里都排着长队,民兵指挥着交通,街道两边堆着无人清理的垃圾。玻璃窗上密密地贴着交叉的纸条以防止被炸碎时四处飞溅。各个阶层的人都感到混乱。一个邮递员在严重破坏了的街道上东张西望,希望找到已不存在的地址牌。三五成群的阔家妇女拥挤在街头上紧抱住成包的食物,许多儿童尾随在后。偶尔一辆载满军人的卡车驶过,他们立刻改变情绪,脸上露出喜悦,举起手臂握紧拳头边向他们敬礼,嘴里边喊着:“iNoPasardn!(不准他们通过)”。一些工人在巨大的火盆旁紧张地修理被炸坏了的道路和煤气管道。到处都是口号和标语,号召居民奋力抵抗,直到流尽最后一滴血。
炮击、轰炸、扫射……在德意法西斯的支持下,佛朗哥军队向大学城投下了无法计数的炸弹。大学城中,曾经的哲学楼、文学楼,都变成了充满血腥的战场,几乎每栋楼房都进行着拉锯战。11月底,由于给养供应不上,叛军终于退却,马德里保住了。
国际纵队在马德里保卫战中英勇无畏的表现,震动了世界,但他们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很多国际纵队的战士都有负伤入院的经历。医院既是他们在大战中的临时喘息所,也成为结识新朋友的主要场所。 1937年格雷伯因病被送入地中海边的贝尼卡西姆医院,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个中国人——Yick。
倪邹二人听到Yick这个名字,眼睛一亮,这正是他们要找的那三个疑似中国人之一。可惜,格雷伯只记得Yick英语很好,很可能来自纽约的唐人街,对他的中文名字和身世,一无所知。格雷伯告诉他们,Yick1938年就牺牲了。
好不容易找到的线索,就这么断了,倪邹二人不甘心。既然格雷伯说Yick来自唐人街,不如从唐人街入手。经人指点,他们找到了美国华埠历史研究专家麦礼谦。倪惠如说:“虽然麦礼谦并没有接触过中国人参加西班牙内战的资料,但他告诉我们可以从纽约《先锋报》和巴黎《救国时报》入手。”
《先锋报》是当年美国华人社区出的一份周报,如果不是专业历史研究者,一般人很少知道。在1937年6月26日的《先锋报》上,倪邹二人发现了一封署名张缉的西班牙来信。张缉是湖南长沙人,复旦高中毕业后于1918年来美留学。后来,他获得了明尼苏达大学矿学学位。本来很有可能跻身中产阶级的张缉,后来因为美国经济大萧条而失业。这样的经历使他思想逐渐左倾,当西班牙内战爆发后,他毅然加入美国志愿者队伍奔赴西班牙。
“‘张缉’不就是名单中的‘Chi Chang’吗?”倪邹二人非常兴奋,参加西班牙内战的中国战士终于浮出水面了。倪惠如告诉记者,后来她又专门查了1918年美国入境记录,确定“张缉”的中文名字是“张纪”。“当年参加国际纵队是被西方政府禁止的,所以很多人报名时,都用化名。”倪惠如说。
另一个在《先锋报》上出现的名字叫陈文饶。陈文饶参加了马德里保卫战之后又一场著名的战役——贝尔奇特战役。他在报纸上生动地写道:“在这次战役中,我不幸中了开花弹,伤及我的右脚。弹从脚面入,从趾部出。医生已把这受伤的大脚趾剖割。一俟伤口痊愈,我就要再上前线。”
邹宁远对记者说,Yick和陈文饶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同样来自纽约的唐人街,同样受伤住院,只不过格雷伯记得Yick伤在臂膀,而陈文饶伤在脚上。会不会是事隔多年老先生记错了呢?后来他们在另外一张老报纸上发现了陈文饶的照片。当他们把照片拿给格雷伯看时,他一眼就认出陈文饶就是Yi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