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蛟龙号海底作业:首抓好动蜘蛛蟹 机械臂轻抖海泥(2)

2013年07月03日 10:50 来源:中国海洋报 参与互动(0)

  海底作业:从按部就班到随机应变

  意外收获打乱了他们原定的作业计划。由于搭载了科学家,所以“蛟龙”号第55次下潜以科学应用为主。“蛟龙”号共配备了7个沉积物短柱采样器、2个密闭生物采样箱、1个大型生物篮以及流体采样器等多个科学仪器设备,都被固定在潜水器采样篮上。

  每次下潜之前,现场指挥部都会根据作业目标对海底作业内容做一个预案。在此前的“蛟龙”号海试时,潜航员只要按照事先做好的预案“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可以了。但搭载科学家之后,以科学应用为主的海底作业就变得复杂多了。“这就要求潜航员与下潜的科学家默契配合,根据海底实际情况随机应变。”付文韬说。

  由于蜘蛛蟹占据了“蛟龙”号生物篮的大部分空间,机械臂无法越过蜘蛛蟹进行原定的海底流体采样作业,最终放弃了该项作业。“这也是‘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提出的一个新课题——如何使作业工具的摆放最优化和效率最大化。”科学家团队负责人周怀阳说。

  玻璃海绵,一种神奇的海底生物,像石笋一样矗立在深海海泥上面,首个随“蛟龙”号下潜的科学家周怀阳就深深地被这种生物吸引。获取这种生物样品的任务交给了接下来下潜的队员们。“有了科学家的指点,潜航员海底取样就有了针对性,从而通过有限的下潜获得具有最大科学价值的生物和地质样品。”又一次见到了这些海底生物的付文韬说,“玻璃海绵取样比较简单。在取样的时候,我们发现,这些生物的‘根’附着在海泥里面,所以就需要操作机械臂轻轻晃动以抖掉海泥。”

  “以前我不知道这种蠕虫的科学研究价值,但科学家对海底生物和地质却十分熟悉。通过我们良好的互动以及默契配合,可以更好地把‘蛟龙’号的技术专长和大洋科学应用结合起来。”付文韬说。

  开启我国大洋科考新征程

  “‘蛟龙’号为科学家到海底实际观察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试验性应用航次开展的主要目的和任务就是结合科学应用来做技术试验,从而更好地把‘蛟龙’号技术专长与科学应用完美地结合起来。”现场指挥部总指挥刘峰说。

  实际上,“蛟龙”号的主要设计目的就是作为一个科学研究的工具和平台,搭载作为“乘客”的科学家和不同的深海作业工具抵达几千米深的海底开展科学研究。试验性应用阶段是海试与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阶段。随着“蛟龙”号试验性应用航次的顺利开展,将会有更多的科学家乘坐“蛟龙”号来到深海进行科学考察。(汪涛)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