蛟龙号下潜惊魂:险砸海底 若有事故绝无生还可能(3)
南海科考的“利器”
敢上九天揽月,敢下五洋捉鳖。自2012年6月,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62米,国内科技界对潜水器进军深海大洋的信心倍增,计划用5年左右时间开展试验性应用,完成蛟龙号从海试向常态化业务运行的过渡。而此次搭乘科学家进行科学考察,就是蛟龙号执行南海深部计划,进行试验性应用阶段的首秀。
南海是我国岸外最重要的深海区,其北部陆坡2006年发现深海天然气、2007年发现天然气水合物,成为我国深海资源开发的亮点;南海周边1991年菲律宾火山爆发,2006年底台湾以南地震,凸显了南海安全保障的迫切性。“中国南海中可能会有地球上最迷人的地质记录。”法国古海洋学家卡罗·拉伊曾这样描述。也正是因为南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国推行了南海深部计划,而研究南海形成时间、形成方式和物质来源是蛟龙号正在执行的重要内容。
采访中,科学家们多次强调了深海之旅的意义。冯东说:“在做海洋科研近10年里,我研究的样品大多由国际合作者提供,通过蛟龙号采集样品还是第一次。”作为研究冷泉沉积及其地球化学的学者,冯东此行采集的5块海山岩石样品,为解决南海深部计划的核心科学问题——海山岩浆活动时间和原因提供了样品基础。
邱建文认为,蛟龙探海是为了更好地“护海”。他说,从生物多样性或是环境保护层面看,蛟龙号科考的最大意义是对海底生物的探索与发现。“现在很多海底都在被开发,比如矿物资源开发、石油资源开发,但问题是我们不知道海底都有什么,就给破坏了。所以探海的最大意义就是我们知道海底有什么,以后需要开发时,就可以把一些重要的地方保护起来。”最后,邱建文语重心长地说,“海洋是财富,希望发现它的人们都懂得珍惜。” (王肖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