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长征时期的毛泽东诗词:揭示心路历程(图)
毛泽东首次朗诵《七律·长征》纪念地。
核心提示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是毛泽东诗词代表作《七律·长征》的点睛之笔。短短十四个字,道出了毛泽东在长征途中心境从焦急忧虑到胜利喜悦的转换。《七律·长征》是毛泽东长征诗词的巅峰之作,成诗于长征落脚点最终确定之时,它既是长征的史诗,也是崇高精神的赞歌。
1935年9月27日,红军长征到达位于通渭县西南的榜罗镇,召开了政治局常委会议,决定把红军长征的落脚点确定在陕甘革命根据地。9月29日,红军挺进通渭县城,决定暂作休整,做好进入陕甘苏区的准备。当晚,在通渭县城东文庙街小学,毛泽东接见驻在通渭的第一纵队第一大队先锋连,讲话时,即兴朗诵了自翻过终年积雪的岷山后就酝酿在心中的诗篇《七律·长征》。毛泽东伟大的胸怀、英雄的气魄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动了全体指战员,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泽东长征诗词创作的心路历程
红军长征,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最终才迎来光明的前景。毛泽东在长征时期的心情犹如长征路途一样,辗转曲折。不踏过“雄关漫道真如铁”,又何来“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长征时期创作了八首诗词:《清平乐·会昌》《忆秦娥·娄山关》《十六字令》三首、《七律·长征》《念奴娇·昆仑》《清平乐·六盘山》。
在此期间,毛泽东经历了被批判排挤、重新确立领导地位、突破敌军重围、不断探索前进方向、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艰难路程。心态也由焦急忧虑转换到胜利喜悦。不管环境有多艰难、局势有多危急,毛泽东从不曾灰心失望,从他的长征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七律·长征》的成诗,表现了毛泽东的心路历程。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党的六届四中全会后,“左”倾冒险主义抬头,使毛泽东遭受了错误的批判和排挤。在第五次反“围剿”中,毛泽东多次提出战略、战术建议,均遭临时中央拒绝。广昌失守后,毛泽东眼看红军节节失利、陷入困境,忧虑党和红军的前途命运,思索中国革命的出路。1934年5月,红军决定撤离中央根据地,准备长征,毛泽东借诗歌创作来排解心中的忧虑,7月23日凌晨登会昌山,作《清平乐·会昌》:
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
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会昌城外高峰,颠连直接东溟。
战士指看南粤,更加郁郁葱葱。
《清平乐·会昌》是毛泽东长征创作的开篇之作。1934年夏,长征序幕全面拉开,毛泽东作此词以激励革命精神。黎明前登山,可见他为革命前途忧心如焚,但毛泽东却无消极悲观失望之态,反而道出“风景这边独好”之志。在大局严峻、红军命运生死攸关的形势下,毛泽东反以开阔情怀抒发内心焦虑,以乐观憧憬鼓舞革命信念,展示了大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中央红军开始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8.6万余人踏上漫长征途。在到达湘江地域时,蒋介石调集25个师,数十万大军前堵后追,企图在湘江一举消灭红军,红军顽强抵抗、殊死搏斗,苦战五昼夜,终于粉碎了蒋介石的围歼计划,但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湘江之战以后,红军兵力锐减至3万多人。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北上,向敌军力量较薄弱的贵州转移,然而,当时这一建议没有被采用,后经过通道、黎平、猴场会议的激烈争论,中共中央决定向黔北前进。猴场会议之后,红军面临的任务是突破乌江,占领遵义,毛泽东在行军途中,望着连绵的山岭,作《十六字令》三首:
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十六字令》三首写在湘江之战之后。长征开始之时,局势险恶、战事告急,毛泽东创作小令为党和红军鼓舞士气。小令,结构紧凑、节奏局促,凸显了湘江之战后的紧张局势,三万红军面对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快马加鞭”“惊回首”“奔腾急”“天欲堕”不仅反映了战事危急,也是毛泽东焦虑心情的直接写照。然而急并不等于慌乱,忧也绝不等于悲观。毛泽东虽遭受排挤,但他从未把自己当局外人,时刻思索革命前途和出路。红军虽遭受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但依然顽强抵抗,显示出坚韧不拔的英雄气概。一句“万马战犹酣”展现了红军饱满的战斗激情,而“赖以拄其间”,则将毛泽东的坚韧意志和革命使命感表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