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raybetapp瀹樻柟涓嬭浇 | raybetapp | 国际| 军事| rayapp涓嬭浇 |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首支核潜艇部队官兵:什么也不说 祖国知道我 查看下一页

2013年10月29日 17:0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天空高远,那是山岳的情怀;

  百川激荡,那是大海的胸襟;

  在深海里,在大洋上,核潜艇基地官兵,用山岳般的担当,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用大海般的胸襟,守卫着祖国的安宁。

  “即使我倒下,也要倒在战位上”

  反应堆已经启动,核潜艇就要远航。

  一名年轻的士官抱着一台便携冰箱急匆匆登上潜艇,冰箱里装满了需要冷藏保存的药物。

  他叫郭金海,核潜艇机电部门电工班班长,这已是他第6次出海远航。

  前几天,艇长吴昌弟看望正在医院接受治疗的郭金海,无意间说起潜艇又要远航。没想到郭金海一下子从病床上坐了起来:“这么重要的任务,咋不告诉我?”艇长看他着急的样子,赶忙解释说:“你身体免疫力低,到海上吃不消怎么办?”

  郭金海上次远航归来,身体内的白细胞数量还不到正常人的一半,不得不住进医院接受治疗。

  郭金海向医生申请提前出院,医生断然拒绝:“如果白细胞数量再减少,谁也救不了你!”他急了:“请相信,我能挺得住!”

  “金海,你才30出头,身子垮了,后半辈子可怎么办啊?”听说郭金海要抱病出海,从未对丈夫说过“不”的妻子流下了眼泪,“你不考虑自己,也得想想孩子和父母啊!”

  是夜,郭金海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的思绪飞向了心爱的战艇,飞进了伴随他多年的战位。“我要跟战友们去远航!”他下定决心。在郭金海的一再请求下,专家们经过商议,决定破例给这名战士准备一个便携冰箱,装上需要用的药品,让他带到艇上。

  郭金海上艇后,战友们考虑到他身体虚弱,纷纷要替他顶班,郭金海却说什么也不同意。“我不是来看风景的,即使我倒下,也要倒在战位上!”远航一个多月,每天三更倒,每更8小时,他没落下一次。

  当年年底,他被评为“海军十大杰出青年”。

  走进核潜艇官兵的精神世界,总有一种大爱令人动容,总有一种选择令人钦佩。

  去年,士官倪江所在艇队担负战备值班任务。一天,正在工作岗位上的倪江突然腹部剧烈疼痛,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

  诊断结果为肾结石,且结石较大无法自然排出,医生建议立即住院进行药物治疗。“需要20多天?现在部队训练正紧张,我可耗不起,还有没有其他办法?”倪江问医生。

  “体外碎石手术时间短,但很痛苦,对身体伤害也大。”医生回答。“只要快,怎么都行!”倪江向医生恳求。

  可是,由于倪江体内结石部位比较特殊,医生认为风险太高,不同意为倪江进行体外碎石手术。没想到,倪江悄悄找了一家地方医院进行体外碎石。

  碎石治疗进行约10分钟之后停了下来,倪江忙问为什么,医生说:“已经达到了人体耐受极限,必须等身体恢复后再治疗。”

  倪江强忍疼痛,恳求医生:“我能忍住,请你继续!”

  手术继续进行。5分钟后,结石被击碎。

  “我还没见过你这么不要命的病人!”医生感慨。

  “什么也不说,祖国知道我。”在核潜艇官兵的词典里,没有退缩和畏惧。他们宁可自己千难万险,也要确保核潜艇安全无恙。

  一次远航时,核潜艇动力舱一个蒸汽阀出现泄露。200多摄氏度的蒸汽在高压下喷出,如果不及时排故,将酿成灾难性后果。

  官兵们都知道,动力舱里抢修,那是与死神掰手腕。紧急关头,机电长李胜弟第一个冲入舱内,紧接着操纵员张永才也飞身跟进。

  蒸汽水雾使得整个舱室一片模糊,根本看不清设备。李胜弟和张永才戴着石棉手套,顺着密密麻麻的管道一根一根地往前摸。石棉被烫的吱吱直响,皮肤被烤得钻心般疼。李胜弟、张永才全然不顾,终于找到故障阀。

  一圈、两圈、三圈……一直转了100多圈,两人终于将阀门关闭。而此时,他们的双手早已被烫得血肉模糊……

  “怕死别干核潜艇!”李胜弟舍生忘死排故几十次,每一次往上冲,挂在他嘴上的总是这句话。

  在使命与生命之间,核潜艇官兵用生命践行使命。

  就在那次创纪录的长航凯旋之际,官兵们驾驭着战艇回到祖国的怀抱。“勇士们,站起来接受祖国的检阅!”艇长孙建国发出动员。

  一听到“祖国”二字,身体已严重透支的官兵们瞬间精神抖擞,个个昂首挺胸,健步登上码头,疲倦的面容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面对高扬的五星红旗,官兵们热泪盈眶……

  “不要问我在哪里,问我也不能告诉你”

  “我不能陪你走完一生,一辈子欠你的情。希望你不要难过,把孩子带好,再组织一个幸福的家庭……”

  在核潜艇艇员董福生的抽屉里,一直保存着一封自己写给妻子的“遗书”。

  其实,与其说这是“遗书”,不如说是核潜艇官兵对亲人爱的表达。

  走进核潜艇官兵的精神世界,总有一种深情令人感动,总有一种牺牲催人泪下。

  于勇从海军工程大学毕业分配到基地,第一次随艇远航执行任务时,一名老班长提醒他,要在出发前给家人写上几句话,把自己的东西整理好,把要办的事情交代好。

  “刚开始我不理解,老班长笑着说,这是潜艇艇员的惯例。”于勇回忆,“等我理解了回过神来,心跳突然加快。”

  看着老班长坦然的样子,于勇很快镇静下来,一种光荣感和使命感油然而生。

  于勇在核潜艇上负责反应堆的操纵。“整个艇的安全,甚至全艇战友的生命,都握在我们一双手上。”从那一刻起,于勇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个月摸清管路,三个月成为骨干,一年内通过全训。

  经过艰苦努力,这些目标全都实现了。后来,于勇成为基地核动力操纵专家。可他内心最亏欠的就是妻子。

  那一年,妻子怀孕,由于过度劳累而流产。当时,于勇正在执行远航任务。

  两年后,妻子再次怀孕,因为同样原因再次流产。接到电话赶回家中的于勇,看着失声痛哭的妻子,竟一时语塞,不知如何安慰,更不敢把第二天就要执行任务的事告诉妻子。

  第二天一早,趁妻子还没醒,于勇狠了狠心,和岳母说了声“我还有事,辛苦您多照顾”,就匆匆返回部队……

  “既然选择了核潜艇,就要爱她一辈子,忠诚她一辈子。”于勇说。

  机电长李云生在核潜艇上一干就是20年。2002年,执行远航任务的前一天,李云生的妻子从老家打来电话报喜:女儿出生了。他在艇上与战友们分享当上爸爸的喜悦。

  40多天后,远航凯旋的李云生却得到了一个噩耗:孩子因患黄疸夭折。

  2007年,李云生又一次执行远航任务。出航前,家里打来电话,告诉他父亲病危。他很想请几天假,回家尽一份孝。但他是机电长,出航前的准备工作繁多,实在无法向领导开口。

  远航归来,父亲已经去世。李云生来到父亲的坟前,长跪不起……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