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层曾认为飞机将被导弹代替 不应大力研制
李鹏总理听取航空航天工业部部长林宗棠汇报工作。
1957年9月钱学森(右一)、徐昌裕(右三)、屠守锷(右四,航天专家)在苏联莫斯科,随中国政府代表团谈判转让飞机和导弹制造权。
在我国国防工业发展史上,曾有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争论,是关于飞机与导弹的关系,并相应地由此带来了关于尖端武器与常规武器关系的争论。这段争论时强时弱,延续近30年,最终也没有比较明确的结论,处于不了了之的状态。这个争论,曾对航空工业发展产生了一些重要影响。同时,我们还要值得警惕的是,在新的军事变革和空天一体化战争理论不断发展的情况下,要防止有些人未深入研究军事战争规律而片面地老调重弹或故伎重演。
当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出现了导弹及其技术迅速发展后,当时西方国家一批专家和军事工业决策者,感到可能出现新的军事技术变革,带有想像性地不断扩展导弹技术的发展前景,高估了导弹技术的发展进程,认为“不久的将来只要有导弹,战争将唾手可得!”特别是在未经战争实践检验的情况下,就贸然提出了一些结论性意见。早在上世纪40年代,英国国防白皮书就提出过要导弹不要超声速飞机;50年代苏联也提出过导弹可以取代飞机;70年代美国还辩论过航空工业是不是夕阳工业的问题。当然,后来的实践完全否定了这些观点。
早在建国前,党中央政治局就提出“我们应当争取组成一支能够使用的空军!”1951年政务院和中央军委作出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1952年又颁发了《中央军委对航空工业建设的决议案》。1950年刘亚楼、何长工等空军与工业部门领导在《开始建设航空工业的意见》中提出:“航空工业建设第一年内需要投资2~8亿斤小米”,1951年周恩来总理听取聂荣臻、李富春等关于航空工业3~5年计划汇报时讲:“实现这个计划看来需要折合56亿斤小米,国家准备拿出60亿斤。”1953~1955年的三年,国家调给航空工业老干部300名。同时,中央领导几次提出“要把航空工业职工的工资提高一些”,甚至提出“航空工业工人工资可比其他部门高25%”,等等,可见,当时国家对发展航空工业是高度和充分重视的。
航空工业开始大规模建设不久,有些争论就出来了。根据查找的资料分析,这个争论一方面是受国际上的影响,即当时前苏联的导弹技术迅速发展,而美国卫星发射屡次失败,前苏联已掌握了推力空前大的火箭技术的新型燃料,卫星也比美国先进得多,重量大得多,于是赫鲁晓夫提出了一个有影响的说法:导弹技术将决定美苏竞争成败。这对西方产生了震慑,另一方面,国内主要是受钱学森的观点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