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降官兵始终坚守着“勇猛、顽强、献身”职业精神 中国军网记者李爱明摄
此外,还要以团队为单位,完成协作攀登、抗眩晕练习、爬山、攀岩等各种训练。
对于空降兵战士而言,具备超乎寻常的充沛体能,不仅能有效地达成既定任务,还能在高强度的训练和作战中,有余力处理可能随时发生的任何紧急事件。这是去年10月的一次演习。一支空降侦察分队潜入“敌”后,经过连续的泅渡、奔袭、捕俘等行动后,顺利完成既定任务。但是,返回时必须在深夜翻越两座大山,到达指定地域。然而,就在通过一个两面悬崖的峡谷时,意外发生了:小分队与外界的联系突然被切断了,而且种种迹象表明,“敌”军已派出大量兵力迅速对他们实施围堵、追击。这是艰难的一夜,队员们在极度饥饿和失去补给的情况下,白天藏、晚上打,两天行军90多公里,击退多次“敌”小股部队袭扰,最终胜利突围。参加此次行动的侦察员三级士官彭天君说:这段“劫后余生”的唯一感觉是在和子弹赛跑!
“勇猛、顽强、献身”是空降兵的职业精神,“精干、顶用、过硬”是空降兵的战斗力标准。空降官兵时刻准备迎接挑战,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永不言弃。
这是500米武装泅渡的一幕。一个身影在深蓝色的湖水中挣扎着前进,离岸越来越近,500米、300米、100米……岸边,一群湿淋淋的战士关切地望着他。水中的身影是该部干部陈国敏。
此刻,陈国敏的意识越来越模糊,但他能感觉到,每向前游一点,肩膀就被背囊勒一下,湿衣服不断磨擦着手臂和大腿要部。肩膀、裆部和腋窝都被磨破了,皮肤像鱼肚子一样发白。每一次机械的划动,都在迅速地消耗着体内残存的一丁点体力。他知道,战友们都上岸了,自己是最后一个。但是按照规则,他们不能来帮助自己。他觉得自己快要死了。
陈国敏清楚游泳一向是自己的弱项,平时就算徒手也很难游完全程。背上沉重的装备,跳进深不可测的大湖,在险相环生的波涛和暗流之间,游向一个从来不曾到达的遥远对岸,这可是不游戏,简直就是一个噩梦!
他拒绝参训。可教官告诉他,课目——武装泅渡,目标——对岸,然后把他扔到了湖里。
他别无选择,只能往前游。他曾无数次想过放弃,但是,最终都咬咬牙坚持下来了。他不停为自己打气,用尽一切办法节省体力,前进,前进。最后,在大家的目光中,他终于艰难地爬上了岸。
野战生存,是每一名空降兵必顺面对的一个课目。
“空降机动—2009”演习,部队组织万人千车千里拉练之前,部队长李凤彪突然把训练处长找去,要求他悄悄制定一份特殊的演练方案,待部队拉到山区之后,对部队进行了一次综合检验。并特意交待:难度、强度一定要高,要真正体现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训练处长根据部队未来空降作战可能遭遇的种种险情恶境拟制了一个方案,检验实施时果然难度、强度令人咋舌。整个演练以敌后空降作战为背景,持续3昼夜时间内,每个连队要携带全部作战装备,每人只带250克食物和一壶水,徒步机动150公里。
这条线路既有穿越高山峡谷地的艰辛、又有激流阻道的凶险。同时,指挥部还始终把他们置于实战背景下,针对不同情况、不同地域和所担负的任务,通过突然失去信号、突然改变行军路线等情况,不断增强难度,锻炼官兵在特殊环境下英勇顽强、善于作战的硬功。
为了提高官兵野外生存能力,他们还有意识地开展断粮、断炊训练。闯进山谷绝地的官兵们穿行在丛林间,许多队员攀上风化的岩石,寻找可食的动植物。
徒步机动第3天,连向来以能打硬仗著称的“黄继光英雄连”也有些战士一瘸一拐了。但指挥部的命令依旧不断:防空袭、破袭、穿插……一个课目接着一个课目。官兵们以顽强的毅力坚持着。下午,导调组设置的一场强渡江河的训练把官兵们逼上了“绝路”。这是大别山南麓一座有名的水库,面积达三千多亩,库中地势复杂,官兵们仍如蛟龙般跃入水中,顶风破浪近45分钟,安全渡过了这个水库。 “不断挑战极限,才能超越极限。” 空降兵部队政委范骁骏一语道破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