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11月1日电 10月29日-30日,第二届中国能源企业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与会领导及专家就低碳经济为企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全球副总裁黄杰夫表示,发展碳市场,除了利用行政手段之外,还要利用市场机制,利用价格信号体系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的压力,低碳已经成为全社会、全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中国承诺在201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到45%的目标。黄杰夫对中新网表示,由于这40%到45%的目标,中国的碳排放稀缺性已经出现。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么让企业以最低的成本达到这个目标,这是一个核心的问题。
黄杰夫还表示,发展碳市场不可忽视的是农业碳指标、林业碳指标。如何开拓这方面的市场是我们面临的问题。
发展碳交易应利用市场价格信号体系
“十二五”期间,中国将加强40%和45%碳排放指标的实施力度,而企业也将受到碳排放的限制,各大型企业如何在碳排放受限制的情况下,参与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黄杰夫认为,利用除了行政手段之外,如何利用市场机制,利用价格信号体系提高我们的竞争能力是当今面临的问题。
在节能减排的攻坚阶段,我国部分省市采取拉闸限电的方式完成节能目标,对此黄杰夫表示说,美国整个电力行业二氧化碳排放的20%都在交易所进行试点,所以企业用市场价格信号体系尝试怎么样提高电力企业还有其他企业的竞争能力。就是说在规划的前几年利用价格做更好的长期的资本财务的安排、规划,而不是在最后几年。
另外黄杰夫表示,价格信号体系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引导私人投资人的资金投资低碳。要让山西煤老板的钱,温州的钱不再炒房地产,而是投入到低碳技术。投资的前提是有一个市场价格信号体系。
中国的碳交易绝对不可以马上在全国铺开
节能减排使国内刮起碳交易热潮,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都纷纷成立了环境交易所及排放权交易所,进行碳交易业务的探索,而业内专家学者对于中国该不该进行碳交易试点建设?如何建设碳交易试点等问题各持己见。对此 黄杰夫对中新网表示,能否进行碳交易最重要的是要看碳在什么地方。
黄杰夫认为,中国的碳交易绝对不可以马上在全国铺开,一定是在大型的排放企业,比如可以挑选些央企做试点。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