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为最大的碳资源供给国,应该有一个国际化的碳交易市场,应该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有一定的话语权,开拓中国的绿色金融事业。”在第四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开幕式上,中外跨国公司CEO圆桌会议组委会主席成思危表示。
2008年以来,各国节能减排以及发展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促使碳交易市场不断扩大,碳货币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并成为继石油等大宗商品之后又一新的价值符号。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为1263.5亿美元。据世界银行预测,2012年将达到1500亿美元,相当于当前石油市场的交易总量;2020年有望达到3.5万亿美元,超过石油市场成为世界第一大交易市场。
“全球碳金融竞争的实质就是参与各方通过发展碳金融,掌握未来碳交易市场的全球定价权。在未来国际竞争中,掌握碳交易话语权至关重要。”国际绿色经济协会秘书长首席助理薛飞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当前,欧美发达国家正积极利用碳排放交易解决环境问题、发展经济,积极组建碳金融体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已抢占了先机,有了相对独立的价格体系。而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碳金融市场刚刚起步,碳排放交易价格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中国碳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减排项目的交易。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数据,中国提供的碳减排量已占全球市场的30%以上,预计到2012年将占40%左右。
然而,庞大的交易量与其交易价格并不匹配。数据显示,目前国际市场上碳排放交易价格每吨17欧元左右,而在中国国内价格仅在8欧元至10欧元。
“从当前来看,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还落后于需要,中国没有发达的碳交易市场,没有定价和话语权。”成思危指出。
对于如何走出话语权缺失的尴尬,成思危认为,相对于建立碳交易机构,更重要的是建立体制和机制。他指出,首先要注意碳交易的品种结构。在碳交易的品种上,不仅要资源型的,还要有技术型的。其次,要建立自己的代理机构和交易平台,并且逐步实现国际化。再次,要通过实践不断积累碳交易的经验,不能等设计出非常完善的制度以后才进行交易,而是要从交易过程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制度。最后,要注意建立中国的碳资源储备,发展国内的碳资源市场,允许国内一些从事长期投资的机构购买碳资源作为战略储备。
2009年年底,中国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40%-45%,被多位人士视为中国碳市场发展的新契机。专家指出,一旦碳强度指标作为硬性指标分派下去,中国碳交易市场的潜力巨大。
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区首席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环境经济学教授邹骥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就是引入“双轨制”,根据实际情况,对碳指标分别进行行政区域和行业的分解。
邹骥表示,之所以要引入双轨制,因为按照行政区域来分解减排指标,就意味着碳市场被地域分割了,这就成为了发展统一开放的碳市场的先天不足。如果按照行政区域和行业的分解,把像电力、石油化工这些行业剥离出来,进行垂直型管理,这样交易机会可以多一些。
邹骥表示,这种双轨制,相当于一部分仍然通过行政区域分解指标,一部分则仿照欧盟通过市场来分配。
“短期内我国碳市场可能会有低迷,但长期来看这是一个发展方向。”在邹骥看来,中国有巨大的减排潜力和发展潜力,中国走向低碳经济的过程中会创造一个大市场,并有望成为未来碳市场的主角。记者 晏琴 刘红霞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