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半,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终有新动向。
据参与成品油定价方案修订的专家透露,“22天调价周期和4%国际油价调整幅度是本次调整的重点。”
相对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体系而言,“缩短调价周期”无疑是一次微调,真正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成品油定价体制,仍需做“大手术”。
对于新价格方案何时能够出台,目前尚无明确时间表。国家发改委相关司局12月6日接受采访时亦称,“新机制能否在年底推出仍很难说,但市场化、与国际零时间接轨是最终方向。”
2009年5月8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22天+4%”的价格公式应运而生。在此价格规则下,国内油价调整异常谨慎,先后经过5升4降9次调整。
虽然较改革之前,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幅度和频率大有改观,但因投机、抑制通胀等因素影响,上述过渡方案常常不能按“22天+4%”原则运行,方案的有效性日益遭受市场质疑。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说:“之所以设定22个工作日,目的是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经过一年半的运行,我们发现国内油价与国际原油价格挂钩时间较长,弊多利少。缩短调价期限是此次体制调整的重要内容。”
按照现行价格机制,我国成品油价格选择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有控制地间接接轨。为什么选择与国际原油接轨,而非与国际成品油接轨?选择何种国际原油作为调价基准?调价基准能否顺势调整?
与缩短调价期限相比,上述问题更为迫切和关键。
业界建议接轨国际成品油价
目前,我国成品油价格选择与国际原油价格间接接轨,而非与国际成品油价格接轨。
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专家解释称:“如今国内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超过50%,企业成本和国内成品油价格受制于国际原油价格。这也是选择以国际原油价格为基准的原因之一。”
不过,中石油价格管理人士对此有另外说法。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