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坎昆会议热闹召开之际,一场应对气候变化,谋求亚洲能源区域性合作的2010亚洲能源论坛也在广州摆开思维盛宴。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透露,今年年底,“十一五”期间将单位GDP能耗降低20%的目标“有可能全面完成”。他说,这几年,中国节能减排的力度非常大,决策者、管理部门及民众节能环保的意识前所未有,节能总量“在全球可以说是名列前茅的”。此外,他透露,“十二五”期间,单位GDP能耗降低将不超过20%。
“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形势更加严峻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中国节能减排财政投入达1000多亿元,“这比过去十几年的总和还多”,戴彦德说,其中每减排二氧化碳1吨,就给予200元的奖励。
据有关数据统计,中国的历史累计排放量要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从1950年到2002年的50多年间,中国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只占世界累计排放量的9.33%;中国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还不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对此,戴彦德表示:从发展角度来看,中国属于“大国的排放”,而非“排放的大国”。
但戴彦德也并不表示乐观,他认为,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速度快、总量大、水平低、不平衡”等特点,未来十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的阶段,交通、建筑和民生领域将得到大力发展。
他说,未来十年,中国能源需求“欲消还长”,中国仍然有20亿吨标准煤的增量需求,但环境事实上已经不堪重负。因此,“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的形势将更加严峻,具体数值“这几天正在讨论之中”,“肯定不会高于20%,但也不会是20%”。
未来5年广东新能源消费比例将超30%
记者从昨日召开的亚洲能源论坛获悉,未来5年,广东省每年投资20亿元发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5年的投资额将超过100亿元。其中,核电装机容量,到了2020年,将可达到2400万千瓦,在建规模2000万千瓦,风电装机容量为1500万千瓦。再加上水电、太阳能发电,未来几年,新能源消费占广东省能源消费的比例将超过30%。在这个过程中,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
◎现场
“建立亚洲能源合作机制”
“绿色能源·区域合作”,正如这次论坛的主题,新能源投资计划、鼓励技术创新打造新能源的亚洲合作平台、建立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等与新能源相关的话题成为这次论坛热议的主旋律。“后金融危机时期,要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形成亚洲能源合作机制。”中共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教授、博导康绍邦指出。
技术革新是发展新能源的有效路径
印度工业联合会全球能源与环境委员会主席、印度能源部前任部长、2010亚洲能源论坛轮值主席苏拉戌-帕拉胡在论坛多个场合不止一次提议,鼓励通过技术创新发展新技术、打造寻找新能源的亚洲合作平台。
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已成为当前世界的共识,使用什么样的能源,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苏拉戌-帕拉胡动员要通过技术革新进行产业应对,在需要的时间里发明需要的技术。“当前我们已经可以利用太阳能,但在没有太阳的时候如何利用太阳能,在没有风的时候怎样利用风能,如何保持电力持续不断提供给人们等等,这是当前我们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苏拉戌-帕拉胡说。
在苏拉戌-帕拉胡看来,能源合作不应该有地域之分,能源合作,是世界性问题,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坐在一条船上,不解决气候问题,大家都会沉没,现在要解决的是如何能在同一框架内与世界一起探讨共同问题。“日本、印度、中国、欧美,世界各国都在研究如何找到新能源,为什么不把放在一起变成世界研发中心,进行技术革新,集思广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难题。”
“怎么解决能源合作的障碍,一是要开发新技术,推动其前进,二是保护知识产权。”他说。
形成亚洲能源合作机制
后金融危机时期,亚洲能源合作该如何走向?康绍邦提出,要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下,形成亚洲能源合作机制。
他指出,后危机时期,亚洲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区域,预计2020年,亚洲GDP将占到世界GDP总额的1/3。能源格局方面,亚洲是主要传统能源石油煤炭主要出口地,新兴亚洲最有潜力的能源产量出口量位于中亚。而东盟则既有出口国也有进口国。
他表示,强调能源合作,应在亚洲经济一体化的基础上进行。加强有关合作组织和欧佩克亚洲成员国之间合作,加强能源出口主要国和进口消费主要国的谈判合作,建立亚洲能源合作机制,“亚洲能源论坛应该成为推进亚洲能源合作机制的组织。”在新能源方面,区域一体化可作出贡献,如日本部分节能降耗技术超过欧美,可进行成果共享,降低生产成本,推进亚洲新能源使用,有利于亚洲和平发展。
南方日报记者苏稻香彭国华
参与互动(0) | 【编辑:宋亚芬】 |
专题:节能减排 中国企业在行动 |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