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引滦河水入天津,曾经在当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天津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紧缺,并对滦下灌区百万亩农田的丰收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然而工程实施仅几年,滦河入海水量即减少了近90%。从此,这条滋养了两岸土地上千年的河流再也没有焕发出生机。
对于引滦工程后滦河水文情况的变化,有学者多次表示过担忧——若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削减已成定局,后续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今,这种担忧愈演愈烈,已经开始制约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本报实习生 李秦
“门前的河水哪去了?”家住滦河下游河北省乐亭县姜各庄镇的老王发出了不解的声音。
滦河,作为华北地区的第二大河,经高原,过草地,蜿蜒于燕山峡谷之间,本该以浩荡磅礴之势奔入渤海之湾。而如今的滦河,远远望去,不见了想象中丰盈的河水,只有那几条窄窄的小河沟儿,好像在偌大的河床上撕开了道道裂缝,里面淌着浅浅的水。
曾经滋养着两岸土地上千年的大河,为何在最近几十年间迅速衰老?田间地头,无数个老王在发出相同的感慨,种了一辈子的水稻田,怎么说没就没了?
引滦济津
上世纪70年代,海河流域出现持续性干旱,尤其是1972年和1981年,大部分地区的降雨量仅有200毫米左右。河流汛期无汛,百姓需水无水,加之上游增建水库,山区径流层层遭到拦截,天津市工业和生活用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短缺。
为了解决天津市用水危机,当时国家决定采取紧急措施,由国务院批准,迅速筹备建设引黄入津和引滦入津两个重点水利项目。
引滦工程主要由潘家口水库、大黑汀水库和引滦入津工程组成。1979年10月,潘家口和大黑汀水库开始蓄水,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之初最大规模跨流域引水工程的序幕。
潘家口水库位于滦河中游,建成之后总库容能够达到29.3亿立方米,调节库容19.5亿立方米,控制了滦河76%的流域面积。大黑汀水库位于潘家口水库下游30公里,总库容为3.37亿立方米。随后位于滦河下游的于桥、邱庄、陡河、尔王庄四座水库也相继建成。滦河下游最终形成了水库、水闸、泵站、水电站、河网、渠道等共同组成的跨流域水资源开发网络,并于1983年8月向天津市供水。
在引滦工程建成后的最初6年,滦河共向下游灌区输水63亿立方米,向天津市供水24亿立方米。在滦河多年枯水的情况下,通过几大水库的调节和合理调度,在当时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天津市工业用水和城市生活用水的紧缺,并对滦下灌区百万亩农田的丰收也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但随着这些水利工程相继投入运行,加上连年的干旱气候,滦河下游河段的径流量和输沙量也变得越来越小。对此,南京大学教授钱春林曾在上世纪90代中期发表过一系列文章,评论引滦工程对滦河三角洲地区所产生的各方面影响,并着重就滦河下游径流量的骤减及其产生的相关效应,开展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前瞻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担心。
钱春林在调查报告中提到,工程之后的几年内,滦河入海水量由原来的41.9亿立方米减少到3.55亿立方米,减少了近乎90%。其中1982年、1983年间情况最为严重,入海水量仅为0.3亿立方米,尚不足多年平均入海水量的1%,滦河尾闾几乎呈现出干涸的状态。
对于引滦工程后滦河水文情况的变化,钱春林表示非常担心,若滦河径流量和输沙量的削减已成定局,那后续将不可避免地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如三角洲地区地下水位的改变,盐水入侵土地盐碱化以及三角洲海岸侵蚀岸线后退等。
飙升的水费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由于滦河径流量的减少,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下游地区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据1987~1995年间枯水季节的观测结果表明,滦县老城地下水位已下降了4.67米,乐亭徐家店下降5.43米,滦南奔城下降4.94米。也就是说,近10年的时间内,滦河下游地区地下水位平均达到5米的累计下降量。
由此导致了这一地区农用提引水的机井深度已无法达到地下水位的高度,使得原有工程和机井不得不报废,不利影响进一步加深。这不仅增加了当地的电力负荷,也增加了提水成本,对于农田的灌溉效益产生了很大影响。
唐山市水利规划设计院的杨德春工程师曾经针对这一问题进行过相关的调查工作。据不完全统计,1981~1995年间,滦河下游地区共报废扬水站29座,抽水点89座,机井11644眼,更新机井12076眼,更换高扬程水泵6800台,增加电缆负荷6.3万千伏安,增加电力线路450万米,增加用电量1.4亿千瓦时。
据了解,由于当地的农业用水主要集中在水稻生长期,而在非生长期间,往往采用大水泡田的方式。因此,在滦河枢纽工程修建之前,农民们仅需在水稻生长期按照用水计量缴纳相应水费,也称作灌区管理费,而大水泡田时,即非生长期的用水量则不需要被征收水费。
但枢纽工程修建之后,随着滦河下游地区水位的下降,其农业灌溉渠的引水量有60%以上需要来自枢纽工程的统一调度。因此,改变了之前的水费收取方式,村民们需要按灌区的实际用水量缴纳水费,而该项费用的收取数额却远高于修建前所缴纳的灌区管理费。此外,在春季水稻插秧需水时期,依靠枢纽工程统一供水往往会加剧用水紧张,增大水量的分配矛盾。
除农业用水方面,滦河下游地区居民的生活用水也受到了一些限制,由于地下水位的下降,当地农户原有的5.88万眼压水井必须采取加长措施,每眼增加的费用平均在1500元左右,这也额外增加了农民的经济负担。
水稻田遭遇盐碱地
但事实上,在姜各庄镇九间房村一带,像这样的农业用水问题更为严峻。今年10月底,本报记者前往九间房村,据该村陈书记介绍,从1976年建村到2002年左右,该村的生活水平在姜各庄镇上还算可以,基本上以种植水稻和出海捕鱼为生。可最近这些年,河水常年断流,土地盐碱化和沙化严重,村民已无法继续种植水稻了。
陈书记一边向我们感慨,一边指着西边对记者说:“2003年最后一批水稻收割之后,全村改种玉米,有时也种些大豆。但各村之间收成相差很大。像中庄村、新田村以及再往西边的几个村子,每亩玉米能收获1200斤,但我们这个村收成就要差很多,每亩能产700斤就算不错了。”
据记者了解,像九间房村出现的缺水问题,在近滦河河口南岸的姜各庄镇普遍存在,而且越往东靠近滦河入海口的村子,情况就越为严重。
对此,记者请教了同行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宝银。刘宝银解释,在海陆交汇的河口地区,海水入侵陆地的方式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海水直接上岸,淹没沿海低地,使土壤发生盐渍化;另一种是沿河上溯,深入内陆腹地,引起河道两侧土壤盐度变化。
一般来讲,海岸带地区为了防止海水直接淹没沿海低地,都会在两岸修建防洪小埝及防护大堤。如滦河三角洲,除防护大堤以外新垦的滩涂能够被海水直接侵蚀,堤内的土地已基本上消除了被海水淹没的威胁。
但海水能够通过另外一种方式,沿河上溯进入地下水循环来散布盐分。并且随着河流下游水位的不断降低,海水的入侵长度继续增大,并通过测渗和静水压力补给地下水,增加土壤含盐量,导致土壤盐碱化。而滦河下游地区两岸多为砂土和沙壤土,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后续不可避免将会出现严重的土壤砂化和扬尘天气。
此类情况在世界各国也曾引起过广泛讨论。
70多年前,美国人在沙漠中筑起了一座巨大的水利工程——胡佛水坝,截住了科罗拉多河的上游流域,为赌城拉斯维加斯提供充足的水源和电力。一夜之间,当拉斯维加斯变成了一颗沙漠上的明珠,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时,位于科罗拉多河下游的墨西哥农田则在工程实施之后出现了大面积的荒漠化。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