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页位置: 首页财经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中国"能源技术输出"渐成趋势

2011年01月25日 09:5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字体:↑大 ↓小

新奥董事会主席王玉锁与杜克能源公司CEO兼总裁吉姆·罗杰斯在论坛上合影。

  据悉,当地时间1月20日,为期两天的“第二届中美清洁能源务实合作战略论坛——未来十年中美关系”圆满闭幕。中美两国200多位政治家、企业家、科学家齐聚华盛顿,作为论坛的一项重要日程,双方共签署十三项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协议。协议覆盖核电、风电、太阳能、水电、智能电网、碳捕获与封存等多个领域,项目金额达到130亿美元。

  而根据相关信息显示,此次随同胡主席出访美国并计划签约合作的能源企业众多,国家电网、华能集团、中海油、中电集团、新奥集团等中国知名能源企业均在其中。这无疑充分表明中美两国正在加大能源领域的合作力度,而技术交流与输出成为趋势之一,并有望凸显出一种新的“中国力量”,中美“师生角色”也因此开始发生细微的变化。中国企业开始以技术输出的硬实力与美国能源企业不断形成合作,从而在清洁能源技术领域逐步掌握了国际的话语权。

  清洁能源成为中美合作新亮点

  据媒体报道,中国华能集团与美国电力公司当天签署了有关燃煤电厂节能降耗和二氧化碳减排技术合作的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开展在燃煤电厂二氧化碳减排领域的合作研究,双方同意采用华能集团自主开发的二氧化碳捕集技术,对美国电力公司拥有的一座60万千瓦燃煤电厂进行年捕集150万吨二氧化碳工程可行性研究,适时推进该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的建设。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是我国对美国的技术输出”。而据媒体报道,中国另一家以清洁能源技术领先而备受关注的清洁能源企业新奥集团也是向美“输出技术”的企业——美国电力巨头杜克能源公司将向中国企业“学习”区域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技术与经验。

  据了解,美国杜克能源公司与新奥集团共同签署了一项合作备忘录:《关于协同建设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之合作备忘录》。该备忘录显示,中美双方将合作建设包括能源生产、能源储运、能源应用、能源再生和能源匹配中心五个模块的“未来能源技术平台”。而杜克能源参与该项目合作的目标之一,是通过了解与学习新奥在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建设中的技术与经验,结合自身优势,规划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在美国的落地,共同给世界提供一个清洁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技术应用的范例。而为此次合作“背书”的中国科技部和美国能源部,也将在其各自的能力范围内,尽力为“未来能源技术示范平台”合作项目提供包括财政激励、税收优惠、政府补贴、贷款优惠等在内的支持。

  据悉,新奥集团早在2009年就开始与杜克能源公司展开了关于光伏能源领域的合作,并签订了能源技术输出协议。时隔两年,双方借两国高层领导互访中美双边贸易峰会的有利时机,再次掀起了第二轮密集而广泛的合作并达成了实质意向,这在能源技术合作领域也是不多见的。这表明美国乃至全球开始对中国清洁能源技术发展的认可,并有广阔的彼此合作空间。正如中国科技部部长万钢对媒体表示,中美之间需要在能源领域有更多务实合作,清洁能源正在成为中美合作新亮点,应当成为世界的典范。

  中国的“能源技术输出”

  新奥集团作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能源企业之一,与美国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世界500强企业——杜克能源,达成《关于协同建设未来生态能源技术示范平台之合作备忘录》,充分表明中美两国在加大能源领域的合作力度的同时,也在拓宽广度,实现从国企到民企的全面开花。而中国则在技术交流与输出、不断拓宽合作领域等方面,凸显出一种全新的“中国力量”。

  按照协议,双方基于新奥的系统能效理论和泛能网技术,杜克能源将对该平台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涉及清洁煤、能效建筑技术和清洁车辆的应用。同时,在新奥能源生态城建设过程中,新奥将与杜克能源交流协作,实现优势互补。新奥能源生态城建成后,杜克能源将会把新奥的技术与经验应用到其美国业务范围内的城市中。

  专家指出,中美两国在清洁能源领域推动联合研发等合作有助于共同培育这一新兴产业和开拓新市场,促进能源结构升级,推进节能减排。

  而在不断扩大的合作过程中,中美两方的角色却逐渐发生了转换。一直以来,中国始终被世界冠以“制造大国”的标签,以产品输出为导向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技术严重依赖进口,付出的却是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的沉重代价。而今,新奥集团与杜克能源公司签订协议,新奥集团将通过“技术输出”,从而突破行业壁垒,真正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具有标志性的意义。

  作为中国新能源行业创新型企业,新奥集团通过国家能源政策的扶植,在清洁能源领域深入拓展,以自主创新模式不断提升其在清洁煤、能效建筑、微藻生物能源等技术方面的国际核心竞争优势,并率先实现了产业示范。继2009年与杜克签订光伏能源合作协议后,新奥再次牵手美国最具实力的能源企业杜克公司,更是印证了以新奥为代表的“中国技术输出模式”换取美国能源市场,而取得的重要的国际商业价值和意义。

  中国企业似乎正在以掌握“中国创造”、“绿色智造”的软实力而迅速崛起,不仅扭转了外方惯以“技术输血”换取中国市场份额的单向发展模式,更是突破性地走出国门进入到诸如美国这个“全球技术输出大国”的领地,以技术武器换取美国市场份额的新模式。

  历史不断见证:中国企业正掌握着越来越多的国际话语权、升级中国力量,以技术实力为核心布局国际市场,向全球化产业链的高端位置迈进。(来源:人民网-国际金融报)

  文/张毅博士 (对外经贸大学副教授) 韦三水(资深财经作家)

参与互动(0)
【编辑:宋亚芬】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