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将从车辆购置税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收入等资金中提取
《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即将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25日,《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公布,规定中央水利建设基金将从车辆购置税收入、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收入以及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中提取。
有 学 者 表 示 ,“中央一号文件”将明确政府是水利投资的主体,由政府财政投入带动社会投资。有关专家认为,水利投资不仅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保障粮食安全,还将带动上下游相关产业发展,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定位 水利成为国家基建优先领域
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以加快水利改革发展为主题,进一步明确了水利的战略定位。《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即将公布的“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把水利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
据悉,为配合“中央一号文件”,与水利投资和建设有关的部门文件已陆续出台。消息人士告诉记者,水利部正在起草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的意见,并将下发给各省参考。
1月11日,财政部和水利部就加强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发文指出,重点县建设以中央和省级财政投入为主,省级财政安排的重点县建设资金原则上不少于中央补助资金规模。
1月25日,财政部、发改委和水利部公布了《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规定了中央和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和使用安排。该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实行,到2020年12月31日止,总共十年时间。
据了解,“十一五”期间,水利建设投资约为7000亿元,平均每年仅为1400亿元。安信证券水利专题投资报告指出,从总量来看,水利投资占总固定投资的比例在过去几年却是 逐 年 下 降 的 , 从2 0 0 4年 占 比1.11%下降到2008年的0.63%,直至2009年才有所回升。
水利部总规划师兼规划计划司司长周学文日前表示,经初步测算,未来5年,全国水利建设总投资规模约2万亿元。由此算来,每年水利基建的投资额将达到4000亿元。
国信证券分析师邱波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前几年因为城市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公路、铁路和机场建设得比较多。在城市化中后期阶段,大型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完成,未来投资总量今后会有所下降,水利是将来的重点投资方向。
水利部部长陈雷日前在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上指出,在投资安排上,要优先保证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和山洪灾害防治等投资需求,向水利重点薄弱环节建设和中西部地区倾斜。
机制 水利投融资应由政府主导
陈雷表示,在落实水利投资政策方面,一要扎实做好专项建设规划和项目前期工作,为落实投资奠定基础。二要落实好土地出让收益用于水利的相关政策,在征收和统筹分配使用上有所突破。三要进一步扩大水利建设基金规模,使之成为投资的重要来源。四要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扩大水利投资来源。
“过去没有明确说水利投资的主体是政府,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将明确政府是投资主体,由政府财政的投入带动社会投资。”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
据水利部2009年全国水利发展统计公报,在当年落实的1702.7亿元的水利固定资产投资中,中央政府投资657 .1亿元,地方政府投资785 .4亿元,分别约占38 .6%和46 .1%。企业和私人投资37 .5亿元,仅占2%。
在政府投资中,土地出让收益将成为水利建设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据了解,“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提取10%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按照2010年全国2.7万亿元的土地出让金总额计算,未来每年农 田 水 利 建 设 的 投 资 将 至 少 达 到2700亿元。李国祥认为,土地出让金的规模相当大,而且增长很快,这给水利建设开辟了具有长久效用的资金渠道。
对于中央水利建设基金,《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办法》提出三大来源:从车辆购置税收入中定额提取;从铁路建设基金、港口建设费收入中提取3%;经国务院批准的其他可用于水利建设基金的资金。地方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则包括地方收取的政府性基金和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车辆通行费、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地管理费等),地方人民政府按规定从中央对地方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资金,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水利部副部长矫勇日前表示,在落实好财政性投入的同时,要用足用好“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金融支持和吸引社会资金投资的政策。不过国信证券邱波认为,水利建设属于公益性质的项目,除了水电之外,大部分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无法盈利,很难吸引民间投资。
一家曾经投资过小水电项目的国际投行的中国代表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水利项目的投资回报比较稳定,但回报率比较低,有的要几十年才能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并不被股权投资基金看好。
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王元京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水利这类投资周期比较长,投资回报比较稳定的项目,政府通过政策性金融和债券来带动社会投资的方式更加适合。在政府财政的引导下,进行长期的产业投资和股权投资也是一种尝试,以形成比较适宜的融资组合。此外,在投资方式上也可以多做文章,比如采取以工代赈、代建制、经营权转让、合资合作等方式。
效应 水利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由于水利长期以来形成的历史欠账,农业生产面对自然灾害时显得异常脆弱。目前,我国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仅占耕地面积的50%。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以及中央一号文件,一再强调水利建设特别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重要性,与这一背景密不可分。
全国人大2010年关于重大公共投资项目实施情况的跟踪调研报告称,有些地方对农田水利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筹资困难,尽管中央财政给予了大量的资金补贴,但农田水利建设“最后一公里”梗阻的问题仍然没有很好解决。
1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河南调研当前旱情和抗旱工作时表示,加快农田水利建设是水利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能力的根本之策。
李国祥认为,目前水利是农业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通过水利投资来提高粮食安全的保障水平,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减少每年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水利投资还具有“乘数效应”,能够拉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王元京认为,水利建设往往是综合开发,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比如水库可以开发旅游等多元化的经营模式。
安信证券分析称,直接的水利投资对钢材、建材、建筑施工等上游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28;对供水、发电、航运、养殖等下游产业的拉动效应为1.03;对房地产、旅游、餐饮服务等其他产业的效应为1.46。按照2011年新增2000亿水利投资的规模,预测水利建设将分别带动大约2500亿的上游产业,2000亿的下游产业以及2900亿的其他产业投资。
邱波认为,现在的政策还只是大的框架,很多项目没有落到实处。当项目审批、立项和动工时,肯定会有一批公司受益,其中直接能够受益的主要有水利工程、水电、水利管道、机电设备、水泥、水利运营公司。记者 白田田 北京报道
参与互动(0) | 【编辑:许晓娟】 |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